首页 理论教育 调整教学内容,实用性保证

调整教学内容,实用性保证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大数据对学生阅读和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统计可以知道,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内容的方式开展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时,其大脑其实处于一种无思考的状态,或者说其只是通过眼睛观察知识,而不是用大脑思考知识。此时,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提出问题引导或者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就会注重对其所“观察”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与学习,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吸收效果。

调整教学内容,实用性保证

会计知识教学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所以在进行会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时,要围绕会计工作实用性的标准进行设计。一般而言,各高等院校多是遵循会计教材的既定顺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仅完成了教学内容的有效传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对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会计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以培养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具体而言,会计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会计教学内容顺序的调整需要参考学生的意见进行。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统计学生的学习习惯或者学生对教材教学顺序的意见,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与调整,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会计教学内容的调整不能完全依靠学生的意见和偏好而定,尽管学生是会计知识学习的主体,但是因为其对会计知识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渠道并不熟悉或者精通,所以会计教学内容的调整还需要参考教师以及会计行业工作者的意见。科学的教学内容设计不仅能保证会计知识的实用性,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会计教学内容的具体调整可以各项会计事务的办理流程为标准,也可以相关会计知识的关联性为标准,不同的调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学习理念与模式,同时对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的结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二,增加教学案例。传统的会计教学一般以理论介绍为主。虽然在理论介绍的后面也会有一定的教学案例,但是教学案例很少,不利于学生对所学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此,会计教材内容的调整可以增加一定的教学案例,即在介绍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之后,安排一定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安排的教学案例不能单一,而是要多元化。因为具体的会计知识内容不会只应用在某一个方面,这就需要通过增加教学案例的方式,对会计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以帮助学生全面地学习知识。同时,还要对教学案例的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因为会计基础知识的实践运用环境是复杂的,这就使得教学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深入性或者复杂性,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掌握相关会计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方式。第三,注意合理地设置问题。在一般的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安排中,以会计知识的正面讲解为主,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方式虽然能够直接将会计专业知识完整、准确地告知学生,但是不利于学生对所学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与会计教学的最终目的相背离。对此,我们需要重新调整会计教学内容,以直接提问或者启发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根据大数据对学生阅读和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统计可以知道,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内容的方式开展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时,其大脑其实处于一种无思考的状态,或者说其只是通过眼睛观察知识,而不是用大脑思考知识。此时,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提出问题引导或者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就会注重对其所“观察”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与学习,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吸收效果。当今的教学内容设计方式是先阐述内容,最后提问,但是这种内容设计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问题的设计位置问题。学生阅读完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之后阅读会计问题时,大多数学生会重新返回阅读并思考,那么第一遍的阅读就是无价值的,是一种时间成本的浪费。二是问题太少。一个完整的章节内容最后配以若干问题,显然是不能将教学内容完全包含在内的,而且不利于细化教学内容。三是问题的设计多是从知识本身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对问题进行生活或者实践应用方面的拓展,这样不利于提升学生对所学会计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从设计教学问题的角度出发,教师既要注意问题设计的位置,又要增加问题的数量,还要注重所提问题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