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建李家桥的历史与文物记忆

重建李家桥的历史与文物记忆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家桥在庄桥街道李家村。李家村旧时属慈溪地界,东近镇海,南隔姚江与鄞县相望。李家桥今已不存,有民国八年重建碑一方,存于江北区文物管理所。首行大字“重建李家桥记”。碑文重建李家橋記」夫吾族大橋爲鄞、慈、鎮三邑往來之孔道也,自清乾隆四十六年重建後,迄今百餘載矣,年久代湮,又復頹壞。於是召集各房房長子姓輩,公同商榷,醵資重建,一唱百和,誰曰不韙。

重建李家桥的历史与文物记忆

李家桥在庄桥街道李家村。李家村旧时属慈溪地界,东近镇海,南隔姚江与鄞县相望。临江有碶,渡口称李碶渡。李家桥今已不存,有民国八年(1919)重建碑一方,存于江北区文物管理所。

碑高1.64,宽0.70 米。碑材为梅园石,左侧石面有剥损。无额。碑文正书,共21行。首行大字“重建李家桥记”。右为碑记,6 行,满行53 字,共291 字。然后一行是“捐款列后”。助名字体略小。每笔上刻助名下刻助资,55 笔,前54 笔分9 列,每列6 名,最后1 笔单独1 行。助名之后是几行付款细项及收支总账。落款大字“□国八年己未十月日宗長啓”。

碑记中记叙了有人愿意独资修桥,但需以修改桥名作为条件,后公议拒绝之,由族内募捐建桥。

碑 文

重建李家橋記」

夫吾族大橋爲鄞、慈、鎮三邑往來之孔道也,自清乾隆四十六年重建後,迄今百餘載矣,年久代湮,又復頹壞。而本鄉樂善家每欲更署橋」名,願出資以重修。事爲族內經商滬瀆數人所聞,惟恐一旦實行,我李氏數百年之古蹟,從此損失。念先祖前葺之苦心,儩成泡影,爲後」裔者,豈無力以保全而坐視其棄之乎?有感於懷,義不讓人,假以設辭,毅力拒之,致不果行,後迺綜述情由,陳達予等。伏思案有關於合族」之門楣,更不宜漠然而因循也。於是召集各房房長子姓輩,公同商榷,醵資重建,一唱百和,誰曰不韙。幸賴諸弟姪孫等不吝解囊,慷慨樂」輸,捐款成數,鳩工庀材,葺而新之。孟冬,工竣。然保全斯橋者,皆賴諸弟姪孫繼先人之志,不忘其本,厥功之偉,何可默爾。爰爲之記,竝將收」付各項,同刊碑端,以垂不朽。惟冀後起之人,克繩矜式,是所深望者也。」

捐款列後:」

元芳洋叁百元,善繼洋壹百五拾元、性然洋壹百五拾元,敬龍洋壹百元,式章洋五拾元、榮春洋五拾元,(以上第一列)

耀芳洋四拾元,茂康洋叁拾元,金生洋弍拾元、善鋆洋弍拾元、竹齋洋弍拾元、順楚洋弍拾元,(以上第二列)

永康洋拾五元、寶田洋拾五元、衡銓洋拾五元,泮林洋壹拾元、文初洋壹拾元、可方洋壹拾元,(以上第三列)

金仁洋七元、邦水洋七元,正芳洋六元,慶華洋五元、芳林洋五元、寶壽洋五元、(以上第四列)(www.xing528.com)

勤畝洋五元、福寶洋五元,繼林洋四元,善初洋叁元、仁生洋叁元,鴻壽洋弍元、(以上第五列)

慶餘洋弍元、增發洋弍元、金發洋弍元、敬守洋弍元、敬友洋弍元,珍瑞洋壹元、(以上第六列)

源發洋壹元、長發洋壹元、寶悌洋壹元、意炳洋壹元、遺生洋壹元、增福洋壹元、(以上第七列)

春法洋壹元、能文洋壹元、邦夫洋壹元、引生洋壹元、養生洋壹元、榮水洋壹元、(以上第八列)

炳榮洋壹元、銀才洋壹元、夢飛洋壹元、耕夫洋壹元、來寶洋壹元、才寶洋壹元。(以上第九列)

子蕃洋弍百叁拾弍元弍角叁分四厘。」

共收捐洋壹千叁百四拾叁元弍角叁分四厘正。」

付石料、工資、□木□□□千弍百六拾五元弍角,」付敬神、告□雜項共洋七拾八元零叁分四厘。」两共付洋壹千叁百四拾叁元弍角叁分四厘正。」

收付各項細賬及一切手續另詳録□□□□賬箱□放。」

□國八年己未十月日宗長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