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货紧缩:含义、表现形式及影响

通货紧缩:含义、表现形式及影响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都是一种失常的货币现象。虽然,对于通货紧缩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对于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还是比较公认的,通货紧缩表现为以下方面。(一)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无疑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表现。但一般认为,物价水平长时期的负增长就能称为通货紧缩;而且,负增长的幅度不同,通货紧缩的程度也就不同。这种状况反过来成为商品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从而加重了通货紧缩的程度。

通货紧缩:含义、表现形式及影响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都是一种失常的货币现象。按照通俗的观点,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量相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减少所引起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现象。

虽然,对于通货紧缩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对于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还是比较公认的,通货紧缩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无疑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表现。当然,物价水平下降到多少时,才能算成通货紧缩,理论上观点不一致。但一般认为,物价水平长时期的负增长就能称为通货紧缩;而且,负增长的幅度不同,通货紧缩的程度也就不同。

(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减少

与通货膨胀相对应,货币供应量在某一水平持续下降是通货紧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各国一般都会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之间确定一个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合理”区间,并以此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www.xing528.com)

(三)有效需求不足

通货紧缩往往发生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由于在通货膨胀期间十分旺盛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企业的投资和生产都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后,绝大多数已经扩大的商品供给与萎缩的有效需求发生了矛盾,大量商品不能在合适的价格水平上销售出去,以货币计量的商品总需求连续降低。

(四)失业率上升

通货紧缩期间,由于货币供应量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企业商品积压导致再生产受阻。市场投资不足又没能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下降。这种状况反过来成为商品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从而加重了通货紧缩的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认为“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似乎已达成共识。但是,对于通货紧缩本质上是否也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个问题却存在着争议。在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经济学家看来,通货紧缩本质上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表现为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和投资机会相对减少,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非自愿失业增加,收入增加速度持续放慢,各个市场普遍低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