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行为分析的历史发展及简介

应用行为分析的历史发展及简介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用行为分析,是一门致力于了解、改善人类行为的科学。1938年斯金纳出版《有机体的行为》,书中不仅提出反应型和操作型两种行为观点,也让斯金纳成为“行为实验分析法”的创始人,其著作不论在行为学的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个组织的建立,推动着应用行为分析行业的标准化和持续发展。

应用行为分析的历史发展及简介

应用行为分析,是一门致力于了解、改善人类行为的科学(美国展望教育中心译,Cooper等著,2012)。既包含了行为原理的理论研究,也包括应用这些原理去改变行为的技术和方法的实践研究(吕静,1992)。其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1913年,华生(John B.Watson)发表了一篇影响力巨大的文章《行为主义者心中的心理学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 Views it)》(Watson,1913),让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坚实的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美国展望教育中心译,Cooper等著,2012)。研究者所采用的“行为治疗”或“行为矫正”方法,与盛行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因为行为原理的初期研究,大都来源于动物实验(如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条件反射原理),并且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结果支持,并未被大众广泛接受(吕静,1992)。

1938年斯金纳(Skinner)出版《有机体的行为》(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Skinner,1938),书中不仅提出反应型和操作型两种行为观点,也让斯金纳成为“行为实验分析法”的创始人,其著作不论在行为学的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美国展望教育中心译,Cooper等著,2012)。

20世纪50~60年代,众多研究者将行为理论应用于临床,并报道了行为矫正技术在成人心理疾病以及儿童行为矫正方面积极的研究结果。这些临床研究的对象,包括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成人(Lindsley,1956;1960)、心理发展迟缓者(Bijou,1955;1957;1958)、重度发展迟缓的“植物人”(Fuller,1949),以及自闭症儿童(Ferster &DeMyer,1961;1962)。

1963年,英国的艾森克和雷门创办的有关行为矫正的第一本科学杂志《行为研究和治疗》,推动了行为矫正理论和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吕静,1992)。(www.xing528.com)

1968年,贝尔、洛夫和里斯利发表了《应用行为分析的当代议题》(Some Current Dimensions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Baer,Wolf,Risley,1968),对应用行为分析确定了明确的定义、应用范围以及评定标准;同年,美国的《应用行为分析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创刊,成为研究者发表行为实验分析法相关论文的平台,标志着现代应用行为分析时代的开始(贾美香主编,2015),从此之后,人们逐渐更多地使用“应用行为分析”这个名词来取代“行为矫正”。

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自闭症诊断和研究的增多,运用应用行为分析的原理来帮助自闭症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以洛瓦斯1973年(Lovaas,Koegel,Simmons &Long,1973)和1987年(Lovaas,1987)的研究最广为流传,奠定了应用行为分析在自闭症干预领域的实践基础。

1998年,美国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Behavior Analyst Certification Board,简称BACB)作为非营利组织成立,来满足行为分析师、政府以及接受行为分析服务者对于行为分析专业认证的需求。这个组织的建立,推动着应用行为分析行业的标准化和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