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待人以诚:表达真诚的情感

待人以诚:表达真诚的情感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人以诚才能为文以诚。他被贬永州后陆续给一些熟人写信,希望他们能出力解救自己。柳宗元、刘禹锡和韩愈曾经同是监察御史,三人友情深厚。柳宗元对待友情的事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为刘禹锡伸张正义一事了。二人可谓生死之交。二人都曾为改善对方的处境而尽力呼吁,可惜的是柳宗元没能等到复出的那一天就去世了,吴武陵后来处境改善,为柳宗元鸣冤叫屈,感人肺腑。

待人以诚:表达真诚的情感

为人以诚才能为文以诚。柳宗元字“子厚”,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的确配得上一个“厚”字。为人子者,无愧于父母祖上,可谓厚孝;为人臣者,无愧于君王朝廷,可谓厚忠;为人友者,无愧于兄弟朋友,可谓厚仁。真诚忠厚使他成为一代大儒,也成为今天复兴传统文化时值得学习的典范之一。

首先是坦诚表达,忠诚于读者。贬谪永州之后,他心有余悸,实话实说自己很害怕:“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同为贬官,在别人的文集里很少能看到这样的话。他在各类文章中避虚就实,以我手写我心,敢倒苦水,不故作旷达,从不矫饰。清代张伯行认为柳宗元行文是“自道其真情而无所饰”,看得很准!柳宗元把处境的悲凉、心灵的孤寂、生活的伤悲如实地化作笔墨,如实地写给读者,不自嫌烦。从与山水的对望到与亲友的遥望,他一直在真实地写,忠诚地写,老老实实地写,十四年从不倦怠,笔底流淌出了最真切的生活感受。他被贬永州后陆续给一些熟人写信,希望他们能出力解救自己。包括权要李夷简、武元衡,京兆尹许孟容、兵部郎中李建、翰林萧俛等人。他在书信中毫不隐瞒心迹,真诚剖析自己,坦诚表明求救于亲友的目的。这样的书信在柳集中占了好几卷,字字实在,句句坦诚,让人读了如见肺肝,隔着纸页感同身受。

其次是赤诚相见,忠诚于友谊。柳宗元、刘禹锡韩愈曾经同是监察御史,三人友情深厚。柳宗元对待友情的事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为刘禹锡伸张正义一事了。韩愈以见证者的身份为后人讲述了刘柳之间这一段义薄云天的友情:“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这件事使韩愈慷慨激昂铁笔丹书于《柳子厚墓志铭》,并大赞“士穷乃见节义”。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两人政治命运始终连接在一起。二次被贬,远赴南荒,两人一路同行至衡阳,不得不分别,互相写诗劝慰对方,情谊深长。柳宗元大限将至,托付后事于刘禹锡,墓志则请韩愈执笔。“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刘禹锡把柳宗元的文稿编为文集三十卷,替柳宗元抚养幼子直至成功举业。二人可谓生死之交。(www.xing528.com)

柳宗元待友以诚,韩愈又是一例,韩愈曾写有诗句:“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两人即便时有争论,但都是诚恳的批评,这使得韩柳之交成为文人友谊的典范。此外,柳宗元曾经为好友吕温写过一篇深情的怀念文章,写吕温去世后百姓举办社祭,岸上和舟船上的哭声,相邻的州司马柳宗元都能听到。文中慨叹说这样的场景只在古书里听说过,今天看到了。柳宗元文集里有多篇文章写到吴武陵,两人都是永州的贬官,惺惺相惜,互相鼓励,柳宗元一些重要的文章就是在吴武陵鼓励下写成的。也是在吴武陵等人的陪伴之下,柳宗元走遍了永州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写下了最经典的山水游记。二人都曾为改善对方的处境而尽力呼吁,可惜的是柳宗元没能等到复出的那一天就去世了,吴武陵后来处境改善,为柳宗元鸣冤叫屈,感人肺腑。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记载,柳宗元去世以后“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出资为柳宗元料理后事的是他在柳州刺史任上的顶头上司裴行立,封建时代官大一品压死人,上下级官僚之间能有如此的交情,足见柳宗元待人之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