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性社会工作小组的服务策略与实践

实践性社会工作小组的服务策略与实践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着社工助人自助的精神,我们决定策划开展“微信学习小组”,不仅可以把具有相同需求的老人聚集起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充实老人的晚年生活,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在对老年人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观察后,经过第二轮讨论策划,我们选择以开展“微信使用小课堂”老年学习小组为题,制定了服务计划、宣传海报、小册子以及用于测量服务效果的评估问卷,探索性地开展起专业小组社会工作的实践。

实践性社会工作小组的服务策略与实践

在经过两周的实习摸索后,对于老人们和院内的基本情况都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也参加了养老社工部组织的各种康复和娱乐小组。同时,在深入楼层与老人日常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老人学习手机APP的需求,这为我们实习生开展小组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策划方案的服务原点。

此后,我们进行了服务需求的初期调研。我们发现,住在养老院里的很多老人,在使用手机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着社工助人自助的精神,我们决定策划开展“微信学习小组”,不仅可以把具有相同需求的老人聚集起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充实老人的晚年生活,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拓展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老人与不在身边的亲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新的沟通渠道。

在对老年人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观察后,经过第二轮讨论策划,我们选择以开展“微信使用小课堂”老年学习小组为题,制定了服务计划、宣传海报、小册子(高龄版、大字版教材)以及用于测量服务效果的评估问卷,探索性地开展起专业小组社会工作的实践。

第一堂课为小组工作的试讲,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老人的需求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我们很快就发现:在给老人们上课时,需要放慢语速、提高音量、活跃课堂氛围、引导组员之间的互助学习。同时,也要考虑到老人的信息接受能力,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安排要简而精、教学方式应单刀直入,不适合采用多重任务教学。(www.xing528.com)

“微信小课堂”共分为五个课时。两周内,参加微信学习小组仿佛成了养老院老人们生活中的一件时髦事。院内动用了最大的多功能厅用作教学场地,每天参与课程的老人人数均接近50名,每堂课都没有人提前离场。老人们通过“微信小课堂”,互相之间增进了交流与互动,同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能有更紧密的联系。这项活动帮助老年人减轻孤独感,增强生活幸福感。

此外,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看到了老人们的积极学习的精神——要求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想要勇于尝试新事物,面对现实生活的变化,他们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无论什么年龄,他们都主动想学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内心深处,老人们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

这次尝试性的小组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小组工作的魅力所在,也认识到在一所专业性的高质量服务的养老机构中,社工服务的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各种各样的小组工作在对老年人身心的干预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