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克私为公:战胜私心私欲,实现公共利益

克私为公:战胜私心私欲,实现公共利益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程认为私是公的对立物,私的害处很大,轻则损人利己,重则见利忘义,引起争夺,其害无穷。虽然大家都希望得到利益,但不能专欲私利,如果专欲私利一旦产生,就会发生争夺。正因为私其害无穷,所以二程提出了许多克私为公的办法。私心和私欲是根深蒂固的,而要战胜私心和私欲,必须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战胜私心私欲。克即胜也,克己即战胜自己。

克私为公:战胜私心私欲,实现公共利益

二程认为私是公的对立物,私的害处很大,轻则损人利己,重则见利忘义,引起争夺,其害无穷。程颐说:“心存乎利,取怨之道也,盖欲利于己,必损于人。”(《二程集》第1138 页)这就是说,人只要有私利之心,就会干出损人利己的事来;如果专欲利己,其害处更大。他们说:“利者,众之所同欲也,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二程集》第1187 页)虽然大家都希望得到利益,但不能专欲私利,如果专欲私利一旦产生,就会发生争夺。历代的朝廷里发生子杀君、杀父兄的事屡见不鲜,无不是因专欲利己之心所致也。

正因为私其害无穷,所以二程提出了许多克私为公的办法。首先,要有极大勇气去战胜私心和私欲。他们说:“难胜莫如己私,学者能克之,非大勇乎?”(《二程集》第1199 页)私心和私欲是根深蒂固的,而要战胜私心和私欲,必须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战胜私心私欲。其次,克己复礼。程颢说:“克己则私心去,自然能复礼,虽不学文,而礼意已得。”(《二程集》第18 页)克即胜也,克己即战胜自己。只要战胜自己的私心,自然能复礼,也能复理了。他们要求人们要像孔子那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然可以复礼,也可以复理了。再次,损人欲以复天理。他们认为天理是公或至公,所以复天理即是公。他们说:“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王流于末者,人欲也。损人欲以复天理,圣人之教也。”(《二程集》第1170—1171 页)损人欲,就是控制人欲的发展,不让其肆放,使其不得妨碍天理的存在和发展。为此,他提出“无人欲即皆天理”的主张,因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只能是非此即彼,无人欲,天理自然就会存在了。最后,舍己从人。他们认为舍己从人的人不多,只有像大禹周公那样的人,才具有至公之心,才可以以天下为己任,才可以舍己从人。程颐说:“盖治水,天下之大任也,非具至公之心,能舍己从人,尽天下之议,则不能成其功。”(《二程集》第1039 页)这就是说,只有大禹那样的人,才可以舍己从人。(www.xing528.com)

二程关于公的思想,是对《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对“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做法。二程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认为只有这样的思想,才是大公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