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帮助老人建立最佳心理状态应对绝症诊断

如何帮助老人建立最佳心理状态应对绝症诊断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遇到这种情况,家属和医护人员需帮助病人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当病人意识到或间接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心理上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常常要求家属带他到大医院重复检查,尽可能否认这个事实。否认对于临终病人来说如同是一种缓冲剂,它可以缓和沉重的打击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

如何帮助老人建立最佳心理状态应对绝症诊断

作为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遇到这种情况,家属和医护人员需帮助病人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

恐惧心理:许多病人身患重病步入医院接受各项医疗检查和治疗时,心理上首先产生一种可怕的恐惧感,常表现为心事重重,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感情脆弱。此时护理人员要亲切地多同病人交谈,倾听他的主诉,使用合适的语言给予安慰,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并根据病人的需要随时出现在病人身边,使病人有一种被关心的感觉

否认心理:我国实行的是医疗保护性制度,对临终病人采取保护性措施,不把实情告诉病人。当病人意识到或间接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心理上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常常要求家属带他到大医院重复检查,尽可能否认这个事实。否认对于临终病人来说如同是一种缓冲剂,它可以缓和沉重的打击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这时护理人员应主动正确地引导病人。

忧郁心理: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症状的逐渐加重,加上亲人含泪的目光和百般的体贴照顾,此时病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离开人世,表现为心情忧郁,十分痛苦、消沉、绝望,有时为避免亲人们的悲伤而暗自流泪。这时病人急于交代后事,然后沉默不语,但希望亲人能日夜守候在身边。此时护理人员应注意不要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应对病人进行特别护理,使病人有一种安全感,以达到心理上的稳定。(www.xing528.com)

认可心理:病人认为应该交代的事情已安排妥当,于是等待着与亲人做最终的分别。这时病人既不痛苦也不害怕,病人与家属为了不伤害对方的感情,彼此心照不宣,病人显得平静、安详,表现为认可心理,不愿与人交谈。此时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经常陪伴病人,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为临终病人提供心理上的平衡。

小贴士

心理学家发现,当濒临临床死亡之际,病人都体验到一种被称为“核心经验”的过程。病人离开了自己的躯体,与已死的亲友相见;或是感到自己滑入一条黑暗的地道,前面出现一道耀眼的金光;或是走到了一个高大的门槛,徘徊不前,终于又退了回来。因为这些病人感到,他们还有某种责任未尽。这些感觉虽然变幻不一,但共同的感觉是,病人在这时都有一种巨大的“安适感”和“幸福感”,以致他们流连忘返;但与此同时,一种更积极的强烈感情,又使他们苏醒,把他们拉回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