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魏家北墓地双大耳罐式别组合及墓葬分段研究

秦魏家北墓地双大耳罐式别组合及墓葬分段研究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墓地二十九座墓葬,均无打破、叠压关系,位于同一层位。因此,探讨不同式别的双大耳罐和双大耳罐的不同的式别组合是否存在着早晚,是研究北墓地可否分段的契机。Ⅴ式双大耳罐晚于Ⅳ式双大耳罐,以及Ⅳ、Ⅴ两式双大耳罐共生的墓葬晚于单出Ⅳ式双大耳罐的墓葬,而早于单出Ⅴ式双大耳罐的墓葬,是在研究南墓地分段时已认识的事实。M126是秦魏家唯一同时用Ⅲ式双大耳罐及Ⅳ式高领双耳罐随葬的墓葬。

秦魏家北墓地双大耳罐式别组合及墓葬分段研究

墓地二十九座墓葬,均无打破、叠压关系,位于同一层位。只能据南墓地分段的认识,结合这里随葬陶器的组合关系,以探讨这处墓地诸墓葬的年代早晚问题。

高领双耳罐和双大耳罐的式别及组合关系,是我们认识南墓地墓葬段别的主要依据。这两种器物在北基地的式别及组合的基本情况如下。

1.这里墓葬总数约76%的二十二座墓葬,都随葬高领双耳罐。其中随葬Ⅲ式高领双耳罐的墓葬十九座,占随葬高领双耳罐墓葬总数的86%,出Ⅳ式或Ⅰ式高领双耳罐的墓葬,分别仅为两座或一座。

2.在出Ⅲ式高领双耳罐的十九座墓葬中,有十八座伴出双大耳罐。其中随葬Ⅲ式或Ⅵ式双大耳罐的墓葬,各为五座,出Ⅲ、Ⅳ式两种双大耳罐和Ⅳ、Ⅵ两式双大耳罐的墓葬,分别为六座和两座。

3.两座出Ⅳ式高领双耳罐的墓葬,伴出的双大耳罐的式别,是不相同的。一座为Ⅲ式,另一座为Ⅳ式。

4.随葬Ⅰ式高领双耳罐的墓葬,出土的双大耳罐是Ⅲ、Ⅳ两式。

可见,北墓地较广泛地用Ⅲ式双大耳罐随葬,新见Ⅵ式双大耳罐及Ⅰ式高领双耳罐,罕见Ⅴ式双大耳罐,以及高领双耳罐和双大耳罐式别组合的变化,是它和南墓地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别。因此,不能简单地套用南墓地分段的认识,来解决北墓地的分段。

上述基本情况表明,北墓地诸墓葬随葬器物的一个重要因素,即高领双耳罐的式别变异不大,而和它结成伙伴的双大耳罐的式别,却存在引人注目的差异。例如,同是随葬Ⅲ式高领双耳罐的十八座墓(M125、M119、M108、M107、M132、M113、M110、M122、M105、M123、M128、M130、M117、M127、M137、M136、M120、M124),伴出的双大耳罐的式别,就存在如下四种情形:Ⅲ;Ⅲ、Ⅳ;Ⅳ;Ⅳ、Ⅵ。

因此,探讨不同式别的双大耳罐和双大耳罐的不同的式别组合是否存在着早晚,是研究北墓地可否分段的契机。

北墓地十八座随葬Ⅲ式高领双耳罐的墓葬,有的伴出单一的Ⅲ式或Ⅵ式双大耳罐,有的伴出Ⅲ、Ⅳ两式或Ⅳ、Ⅵ两式双大耳罐。由于这批墓葬出土的双大耳罐的式别及其组合存在着差异,可否通过它们探讨Ⅲ、Ⅳ、Ⅵ式双大耳罐的年代关系。

因为这里的双大耳罐只存在Ⅲ、Ⅵ和Ⅳ、Ⅵ两种组合,可知Ⅲ、Ⅵ两式双大耳罐在年代关系上不可能接近,而Ⅳ、Ⅵ两式双大耳罐的年代则当接近。据此,应把单出Ⅳ式双大耳罐墓葬的年代,排在出上述两种组合的双大耳罐的墓葬之间,即共出Ⅲ、Ⅵ两式双大耳罐的一侧,而把单出Ⅲ式双大耳罐的墓葬摆在这类墓葬的另一侧。这十八座墓葬没有提出确定Ⅲ、Ⅳ、Ⅵ式双大耳罐年代关系的材料,但它所显示的逻辑规定人们只能在如下两种年代序列中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

1.Ⅲ(M107、M108、M119、M125、M132)→Ⅲ、Ⅳ(M105、M110、M113、M122、M123、M128)→Ⅳ(M117、M127、M130、M236、M137)→Ⅳ、Ⅵ(M120、M124),即双大耳罐式别的年代序列为Ⅲ→Ⅳ→Ⅵ。

2.上述颠倒过来的年代序列。

可见,要在这两种年代序列间做出抉择,需要求证的关键是Ⅲ与Ⅳ式或Ⅲ与Ⅵ式双大耳罐任何一组的年代关系。(www.xing528.com)

应当指出,在讨论南墓地的时候,已据大何庄双大耳罐的演进趋向,以及南墓地与大何庄双大耳罐的形态比较,说明了Ⅲ式双大耳罐早于Ⅳ式双大耳罐。但限于南墓地只有M82出Ⅲ式双大耳罐,当时,我们在确定墓葬段别时,却据同它伴出的Ⅲ式高领双耳罐,将M82的年代定在以Ⅲ式高领双耳罐及Ⅳ式双大耳罐共生为特征的四段,而未进一步讨论Ⅲ、Ⅳ两式双大耳罐的年代。

北墓地随葬的双大耳罐的式别,有Ⅲ、Ⅳ、Ⅴ及Ⅵ四种;它们的式别组合形式也只有Ⅲ、Ⅳ,Ⅳ、Ⅴ和Ⅳ、Ⅵ三种。Ⅴ式双大耳罐晚于Ⅳ式双大耳罐,以及Ⅳ、Ⅴ两式双大耳罐共生的墓葬晚于单出Ⅳ式双大耳罐的墓葬,而早于单出Ⅴ式双大耳罐的墓葬,是在研究南墓地分段时已认识的事实。

我们知道,秦魏家没有Ⅲ、Ⅴ两式双大耳罐共生于一墓葬的例子,仅在北墓地见到M105、M106、M113、M114、M110、M122、M123、M128共八座墓葬均是Ⅲ、Ⅳ两式双大耳罐伴出的情况,而在北墓地M135及南墓地M9看到Ⅳ、Ⅴ式双大耳罐共存的现象,在已知Ⅴ式双大耳罐晚于同类器物的Ⅳ式的情况下,这些不同式别的双大耳罐伴存现象所显示的逻辑,表明Ⅳ式双大耳罐的使用年代,当延续到Ⅴ式双大耳罐出现的时候,Ⅲ、Ⅳ两式双大耳罐曾在一段时间内共存,但Ⅲ式双大耳罐的使用年代,不能延续到出现Ⅴ式双大耳罐的时期。换句话说,即这些式别双大耳罐出现的年代顺序只能是Ⅲ式最早,Ⅴ式最晚,Ⅳ式居中。

然而,要肯定Ⅲ式双大耳罐早于同类器物的Ⅳ式,还需对M126的情况做些分析。

M126是秦魏家唯一同时用Ⅲ式双大耳罐及Ⅳ式高领双耳罐随葬的墓葬。南墓地的情况已经证实:Ⅳ式双大耳罐与Ⅲ式高领双耳罐共生的墓葬,早于Ⅴ式双大耳罐同Ⅳ式高领双耳罐伴出的墓葬。可否据M126情况,修正这一认识,或者对这一认识做些补充说明。如把M126的双大耳罐和高领双耳罐的式别组合,放在北墓地含这两种器物的墓葬中进行排比,即可发现不仅难以修正或补充以往任何一点认识,而且也找不到任何一种方案,排通它们的年代关系。比如依双大耳罐Ⅲ→Ⅳ→Ⅵ式,或Ⅵ→Ⅳ→Ⅲ式的年代序列,去排比高领双耳罐的年代顺序,见到的是Ⅲ(M107、M108、Ml09、M125、M132均Ⅲ式双大耳罐)、Ⅳ(M126,Ⅲ式双大耳罐)→Ⅲ(M105、M110、M113、M122、M123、M128、M117、M127、M130、M136、M137和M120、M124十三座墓葬,伴出双大耳罐的式别依次是Ⅲ、Ⅳ→Ⅳ→Ⅳ、Ⅵ)→Ⅵ(M134,Ⅵ式双大耳罐)[30]的顺序,或者是同此截然相反的顺序;反之,依高领双耳罐Ⅲ→Ⅳ或Ⅳ→Ⅲ之年代序列,在排列双大耳罐时,遇到的是Ⅲ→Ⅲ、Ⅳ→Ⅳ→Ⅳ、Ⅵ(前述随葬Ⅲ式高领双耳罐的M107等十八座墓葬)→Ⅵ(M134,Ⅳ式高领双耳罐),Ⅲ(M126,Ⅳ式高领双耳罐)或是Ⅵ、Ⅳ→Ⅳ→Ⅳ、Ⅲ→Ⅲ(亦是M107等十八座墓葬的另一种排列)→Ⅵ(M134)、Ⅲ(M126),或者分别同这两种情形完全相反的顺序。可见,没有一条途径,使它们摆脱彼此排斥的矛盾而得到自拔。因此,不能依M126的情况,修正从研究南墓地以及本节分析双大耳罐式别时得出的认识。

这样,依据Ⅲ式双大耳罐出现的年代早于同类器物Ⅳ式的认识,可把凡是未出Ⅳ式高领双耳罐,而分别随葬Ⅲ式,Ⅲ、Ⅵ式和Ⅳ式双大耳罐的墓葬,定为北墓地的一段、二段和三段。定为一段的是M107、M108、M118、M119、M125、M132等六座墓葬,二段的是M105、M106、M110、M113、M114、M122、M123、M128等八座墓葬,三段的墓葬则是M117、M121、M127、M130、M131、M133、M136、M137等八座。

M120及M124两墓均出Ⅲ式高领双耳罐,与其伴出的是Ⅳ、Ⅵ两式双大耳罐,在M134中,Ⅵ式双大耳罐和Ⅵ式高领双耳罐共生。故Ⅵ式双大耳罐用作随葬器物的年代,可延至使用Ⅳ式高领双耳罐随葬的时候,它作为随葬器物的年代上限,可推到使用Ⅲ式高领双耳罐随葬的时期,但不能早过使用Ⅳ式双大耳罐随葬的年代。这样看来,当把M120、M124、M134三墓的年代,估定为早不到三段,或至早和三段同时。

M135是Ⅵ、Ⅴ两式双大耳罐共存的一座墓葬。它的年代当和M120、M124、M134三墓约略同时。

M129和M138未出分段的标准器物。M129随葬Ⅱ式陶瓶和Ⅱ式单把罐形鬲。前者仅见于定为一段的M108,后者去三足之后,和二段的M114出土的Ⅰ式单小耳罐(4)的形态近似。M138随葬Ⅲ式高领双耳罐。故虽不能确指这两墓的具体段别,但可估计它们的年代亦当在北墓地三段之内。

现将三段墓葬的随葬陶器的共存关系排成表六。

表六 秦魏家北墓地三段陶器比较表

说明:1.罗马字为器物式别,阿拉伯字为件数。
2.M120、M124、M134统计在三段内。
3.M126、M129、M135、M138未统计。
4.Ⅵ式双大耳罐《报告》文字说明是3件,墓葬登记表M120、M124各出1件,M134出2件,共4件。

从上表可以看出,北墓地三段陶器的一些器类式别形态的更替和主要器类的组合形式的变化,显示出它有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同时,上述更替、变化的渐进性,和某些式别的器类贯穿三段的情况,却显示三段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总之,北墓地是经历了依次渐进的三段时间内形成的一处墓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