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及优化方案

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具有极大的社会诉求与期望。失独者失去自己的孩子,便失去家庭养老的可能,并在经济、心理、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较大需求,在现实生活之中面临众多养老困境。由此,失独家庭时刻面临着分崩离析的结局,离婚率上升。另一方面,失独者中也不乏经济基础较好,有能力选择私立养老院养老的,但这些失独者在养老问题上,也存有一定的困境。独生子女的死亡对失独者来说是巨大打击,可能因此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

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及优化方案

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具有极大的社会诉求与期望。失独者失去自己的孩子,便失去家庭养老的可能,并在经济、心理、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较大需求,在现实生活之中面临众多养老困境。这些困境不仅来自于失独者自身,且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具体体现在:

(一)失独家庭养老内部困境

1.狭窄单一的经济来源渠道

一方面,失独者的经济来源大多是工资收入的积累,且倾向于储蓄型投资,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国家养老金和退休金等。我国的社保体系虽不断地完善,但仍然不能满足失独者的养老需求。除了这些方面外,失独者基本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来源。经济来源渠道窄,决定了失独者收入有限。另一方面,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的失独者,在经历了丧子(女)之痛之后,心理受到极大的打击,心情极度低落、抑郁。脑力劳动者在工作中表现不佳或根本无心工作,而体力劳动失独者因失独的打击和年龄的增大,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他们面临的直接后果是辞职、下岗或收入的下降。在其步入老年时,在没有一定的养老积蓄的情况下,微薄的退休金和养老金可能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精神和文化需求则根本无暇顾及。

2.抑郁自卑的丧子之痛阴影

经历丧子(女)之痛的失独者,心理受到极大的创伤,一时难以走出悲痛的阴影,以往的情感依赖无处寄托与宣泄,特别是在过年过节时,看到别人子女都回来看望自己的父母,几代人欢聚一堂,而自己的子女却永远回不到家,不免产生孤独、厌世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辅导,易陷入抑郁、甚至是自杀;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失独严重打击了失独者的自尊心,易于将自己与他人隔离,自我设障,不与他人甚至是亲戚朋友进行交流与交往,认为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自己的家庭是不完整的,自己低人一等,甚至认为自己失独是上辈子作恶的报应,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易产生自卑的情绪,尤其是在农村,邻里之间产生口角之争时,他人无意的一句“断子绝孙”都可能刺激失独者,进而激化矛盾。在民主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受到他人尊重的,尤其是失独者,那些为了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和牺牲者更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失独之后,夫妻之间的怨气上升,相互埋怨对方以前所犯下的错误。以往这些矛盾都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而相互忍耐,失独之后,夫妻不再忍受这样的情感煎熬,夫妻之间的矛盾骤增,双方都认为是时候考虑为自己活了。由此,失独家庭时刻面临着分崩离析的结局,离婚率上升。

(二)失独家庭养老外部困境(www.xing528.com)

1.专业失独养老机构的匮乏

在居家养老已成为一种奢望时,部分失独者会选择在养老机构养老,而这些失独者在机构养老上也存有一定的限制。一方面,养老院的数量少,尤其是公立养老院更为稀缺,且公立养老院的的床位有限。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我国的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处于一定的劣势。近年来,我国虽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大力投资养老院建设,床位供应量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提升,但与我国巨大的床位需求量相比,二者还是存有一定的差距。到2016年为止,我国已有近2.32亿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5%;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5%。[1]与“百名老人5张床位”的国际标准相比,截至2015年,全国各养老院、疗养机构等养老床位合计584.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7.5张[2]。由此看来,我国的养老床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公立养老院在接收老人时优先选择低保户,失独者因客观因素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失独者中也不乏经济基础较好,有能力选择私立养老院养老的,但这些失独者在养老问题上,也存有一定的困境。养老院在接收失独者时也存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私立养老院接收老人时,为了规避自身运营的风险,需要其子女在入住协议上签字,然而失独者无子女可为其签字,这也成为了养老院拒不接收失独者的一大原因。

失独者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与其他老人相比,具有不同的、特殊的社会需求。鉴于此,其养老问题需要专门的养老机构来承担,而我国目前很少有专门的为失独者而设的养老院,一般都是与其他老人居住在统一养老院中,很少有采取针对失独老人的专门的服务措施,这样会引发一定问题。例如:当其他老人的子女来看望老人时,失独者时常会想起自己逝去的子女,回忆起与之的点点滴滴,不免产生孤独、悲伤之感。

2.有限分散的医疗卫生资源

失独者大多四五十岁,处于身体素质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的阶段。独生子女的死亡对失独者来说是巨大打击,可能因此患上抑郁等心理疾病。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下,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各种疾病袭来。对于农村失独者来说,身边优质的医疗资源有限,在医疗资源的获取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往往是一拖再拖,最后由于无法得到合适、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会引发其他严重疾病。对于城市失独者来说,虽然有相对丰富、优质的医疗资源,但由于自身年龄偏大或无人陪同独自无法前往就医。即使能够快捷、便利的获取医疗资源,得到有效治疗,但失独者由于年龄的增长而患有的疾病往往是长期、慢性的,需要常年药物治疗,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下,即使自身负担较小比例的医疗费用,这可能占到老年失独者收入的一大半,大多数失独者也很可能因此而背负沉重的医疗负担,进而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是基本的生活无法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