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机动幅度对标定效果的影响:仿真研究和优化

不同机动幅度对标定效果的影响:仿真研究和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相比5.2.5小节中机动幅度较大时,除三轴加速度计零偏之外的其余9个误差参数的标定精度都有不同程度降低。

不同机动幅度对标定效果的影响:仿真研究和优化

1.仿真参数设置

仿真时各初始参数及惯性器件初始误差设置与5.2.5小节相同,但是将机动方案修改如下。

(1)标定前首先使炮车静止10 s,使主惯导完成初始对准,并将初始姿态赋给弹载子惯导,而后开始在线标定。

(2)启动炮车,使炮车摇架以5°/s的角速度做起竖机动,起竖至30°后保持18 s,而后以5°/s的角速度恢复至水平位置。

(3)使炮车以0.025t m/s2加速度做变速直线机动20 s后保持5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

(4)炮车行驶至转弯路口以9°/s的角速度顺时针转向45°,而后继续直线行驶5 s。

(5)炮车经过不平整路面,车身以2°/s的角速度开始侧倾,当炮车车体横滚角达到10°后保持10 s,再以2°/s的角速度恢复水平状态并继续匀速直线行驶。

标定过程中惯导系统姿态角变化如图5-9所示。

图5-9 标定过程中惯导系统姿态角变化

上述机动路径依然包含了转弯机动、侧倾机动和俯仰机动,但是将航向角变化设置为45°,俯仰角变化设置为30°,横滚角变化设置为10°。

2.仿真结果

采用“速度+姿态”匹配模式估计器件各误差参数。惯性器件各误差参数的误差估计曲线如图5-10和图5-11所示。

图5-10 加速度计和陀螺刻度系数误差估计曲线(书后附彩插)(www.xing528.com)

(a)X加计刻系误差;(b)Y加计刻系误差;(c)Z加计刻系误差;
(d)X陀螺刻系误差;(e)Y陀螺刻系误差

图5-10 加速度计和陀螺刻度系数误差估计曲线(续)(书后附彩插)

(f)Z陀螺刻系误差

图5-11 加速度计零偏和陀螺漂移估计曲线(书后附彩插)

(a)X加计零偏;(b)Y加计零偏;(c)Z加计零偏;(d)X陀螺漂移

图5-11 加速度计零偏和陀螺漂移估计曲线(续)(书后附彩插)

(e)Y陀螺漂移;(f)Z陀螺漂移

由图5-10和图5-11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改变载体机动幅度后,弹载惯导全部12个误差参数依然能够收敛,但是各误差参数在相应机动发生后收敛的速度有所降低。下面再从收敛精度的角度进行考虑,将各误差参数的标定精度统计如表5-11所示。

表5-11 各误差参数仿真结果

由表5-11可以看出,加速度计刻度系数误差的估计误差在(-135~117)×10-6以内;加速度计零偏的估计误差在(-0.01~0.02)×10-3g以内;而陀螺刻度系数误差的估计误差范围为(-122~185)×10-6;陀螺常值漂移的估计误差范围为-0.16~0.13°/h。各误差参数的估计精度都在20%以内,效果依然不错。但是相比5.2.5小节中机动幅度较大时,除三轴加速度计零偏之外的其余9个误差参数的标定精度都有不同程度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