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旋宫与转调:小调类与大调类的音调转变

旋宫与转调:小调类与大调类的音调转变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羽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属于小调类,宫调式、徵调式和变徵调式则属于大调类。“旋宫”指以宫音为代表的调高的转调,以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因此宫音的位置就有十二种,商、角等音也随之有相应的位置变化,称为“旋相为宫法”,简称“旋宫”。一律五调,十二律合六十调。

旋宫与转调:小调类与大调类的音调转变

五声和七声都可以做一个调式的主音,这样可以得到五个或七个调式,即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等。五音的感情色彩不一样,《管子·地员篇》对此有形象的描述:“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马鸣、牛鸣之类的描述,属于音色所引起的印象。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曾将六宫十一调的特性叙述如下:[26]

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伤悲。

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富贵缠绵。

正宫惆怅雄壮,道宫飘逸清幽。

大石调风流蕴藉,小石调旖旎妩媚。

高平调条畅滉漾,般涉调拾掇坑堑。

歇指调急并虚歇,商角调悲伤宛转。

双调健捷激袅,商调凄怆怨慕。

角调呜咽悠扬,宫调典雅沉重。

越调陶写冷笑。(www.xing528.com)

每种调有适于表达不同情感的特性,而判断一首乐曲是什么调式,主要看它的开头与结尾在什么音上,特别是结尾用什么音。徵调式音乐,主音为sol,乐曲风格热烈欢快,活泼轻松;羽调式音乐,主音为la,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宫调式音乐,主音是do,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敦厚庄重;商调式音乐,主音是re,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角调式音乐,主音是mi,乐曲风格迅疾而清脆响亮。调式又有大调与小调之分,大调类调式与小调类调式的主要区别是看音阶的首音与第三音的关系,若是大三度则是大调类,若是小三度则是小调类。羽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属于小调类,宫调式、徵调式和变徵调式则属于大调类。

同一调式调高不同,感情色彩也不完全相同,比如西方音乐中的“C大调”“D大调”“G大调”,虽然同为主音作“1”的大调,但感情色彩不尽相同。同一个调式,其主音又可以有不同音高,即和十二律相配,如宫调式,主音宫音的音高可以同黄钟,就叫黄钟宫,也可以同太簇,就叫太簇宫。十二律“旋相为宫”,这样就可以得到十二个宫调,这叫“旋宫”。

“旋宫”指以宫音为代表的调高的转调,以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配十二律,每律均可作为宫音,因此宫音的位置就有十二种,商、角等音也随之有相应的位置变化,称为“旋相为宫法”,简称“旋宫”。同为宫调式,因为主音音高不同而构成的不同调,感情色彩也不同。这就像现代音乐中即使同为一个调式,它的主音又可以有不同音高,也会因此产生不同的色彩。如以“do”为主音的大调式或以“la”为主音的小调式,又可以是1=C、1=D、1=E……或6=c、6=d、6=e……构成C大调、D大调、E大调,或c小调、d小调、e小调等。同样道理,以商、角、徵、羽等声为主音的调,也可以和十二律相配,也可以有黄钟商、大吕商、太簇商;黄钟角、大吕角、太簇角;黄钟徵、大吕徵、太簇徵;黄钟羽、大吕羽、太簇羽等。以五声配十二律,可得六十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八十四调,这就是《礼记·礼运》说的“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27]。

犯调是古代乐律学中变换调高或调式的方法。犯调从类型上看包括两大类,一类类似于现代音乐的转调,如一首黄钟宫的乐曲,在演奏过程中变为林钟宫(或太簇宫、南吕宫等),调性没有变,仍然是宫调式,但整个调的音高变了,音乐的色彩也变了,这就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转调”,如C大调转入G大调等。另一类类似于转调式,如一首宫调式的乐曲,在演奏的过程中转变为商调式(或角调式、羽调式等),有一点像现代音乐中大调式转入小调式或小调式转入大调式,这在古代算是“犯调”。中国古代曾在理论上把“犯调”分为“正犯、旁犯、偏犯、侧犯”四种类型。“正犯”指某均的宫调式转他均的宫调式,“正犯”的调式没有变化,属于转调;“旁犯”指某均的宫调式转本均或他均的商调式,“偏犯”指某均的宫调式转本均或他均的角调式,“旁犯”指某均的宫调式转本均或他均的羽调式。“旁犯”“偏犯”和“侧犯”均属于转调式。

“旋宫”和“犯调”的理论,在中国古代常用“旋宫图”来解释。《中国音乐词典》收录了“旋宫图”词条并附图,该词条解释道:“今存最早的旋宫图,为唐代武后时期《乐书要录》所载。下面是根据《乐书要录》旋宫图,略去‘月律’与干支、方位之说,参照成倪《乐学轨范》(朝鲜)、明代朱载堉《乐学新说》、现代童斐《中乐寻源》诸图,所制的旋宫图如下:‘旋宫图’的外圈为十二律名,自左至右按半音相距依次各高一律排列,作为底盘固定不动。内圈为宫、商阶名,自左至右,按音阶各级音(五声至七声)排列,作为盘心,可以左右旋转。”[28]

图2-6 旋宫图

“旋宫图”的旋转方法有两种:顺时针方向旋转称“顺旋”,逆时针方向旋转称“逆旋”。这两种旋转方法产生两种调名体系:“顺旋”产生“之调”调名;“逆旋”产生“为调”调名。

顺旋的方法适合于解释“旋宫”。每当顺旋声盘的宫对准某律时,就可得某律之宫、商、角、徵、羽的五调。如顺旋声盘,以声盘中的“宫”对准黄钟律,即得黄钟均中“之调”的黄钟之宫、黄钟之商、黄钟之角、黄钟之徵、黄钟之羽五调。一律五调,十二律合六十调。

逆旋的方法适合于解释“犯调”。每当逆旋声盘,以声盘中的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轮流对准律盘中的某律,就可得某律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的七调。如以声盘中的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轮流对准律盘中的黄钟,即得“为调”的黄钟为宫、黄钟为商、黄钟为角、黄钟为变徵、黄钟为徵、黄钟为羽、黄钟为变宫七调。一律可作七声的,十二律合八十四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