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血德意志:普奥战争中的霸主

铁血德意志:普奥战争中的霸主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普、奥两大邦国展开了称霸德意志的争斗。他扫除了资产阶级反对派的羁绊,坚持扩充军队,挥动铁血利器,扫荡阻碍德意志统一的内外敌对势力,将统一战争不断引向胜利,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俾斯麦拉拢奥地利,对丹麦开战。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凡尔赛厅宣布成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俾斯麦按照普鲁士容克贵族的意志,最终以铁血政策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据局面。

铁血德意志:普奥战争中的霸主

经过1848年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进展,开始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机器广泛采用,工厂纷纷兴办,工业生产总额已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三位。农业中的资本主义成分也在不断增长。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国家的问题重又被提上议事日程。

由于无产阶级的不成熟和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德国当时要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来完成统一是难以实现的,国家的统一便经由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道路来完成。为此,普、奥两大邦国展开了称霸德意志的争斗。

1862年,俾斯麦走马上任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执政后着手实行了以普鲁士为中心统一德国的政纲——“铁血政策”。他扫除了资产阶级反对派的羁绊,坚持扩充军队,挥动铁血利器,扫荡阻碍德意志统一的内外敌对势力,将统一战争不断引向胜利,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俾斯麦拉拢奥地利,对丹麦开战。丹麦战败。在瓜分战利品时,俾斯麦设下圈套,让奥地利获得荷尔斯泰因,普鲁士夺得石勒苏益格(从普鲁士到石勒苏益格必须途经荷尔斯泰因),为普、奥冲突埋下了伏笔。1866年6月,俾斯麦借口奥地利破坏普、奥关于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的原有协议,出兵将奥地利势力逐出荷尔斯泰因,挑起普奥战争。1870年7月,他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纠纷,挑起普法战争,结果又大获全胜。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凡尔赛厅宣布成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俾斯麦按照普鲁士容克贵族的意志,最终以铁血政策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据局面。

普奥战争(www.xing528.com)

普奥战争是三次王朝战争中的重要一次,因战争只延续了7个星期,故又称为“七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和一些北德的中小邦加入普方;巴伐利亚、汉诺威、萨克森等加入奥方。普方兵力共63万人,由总参谋长毛奇指挥;奥方为58.8万人,由总司令贝内德克指挥。普方计划首先切断奥地利与其盟邦的联系,然后以主力侵入奥地利腹地,通过决战消灭奥军。奥方企图阻止普军进攻,然后联合盟军待机破敌。战争的主战场为波希米亚,同时在西北德意志和意大利战场进行。

1866年6月中旬,普军莱茵河军团约5万人,在西北德意志战场发动进攻,击败汉诺威、萨克森和黑森军队,并占领了这些地方。6月20日,意大利对奥宣战,并在意大利战场向奥军发动进攻,牵制了奥军的部分兵力。6月下旬,在消除了战略侧翼和后方的威胁之后,毛奇率普军重兵集团开进,预期在波希米亚战场与奥军作战,寻歼奥军主力,占领维也纳。7月3日,普、奥两军在柯尼希格雷茨城西北的萨多瓦地区展开决战。双方共投入兵力42.7万人,火炮1352门。结果,奥军被普军大败,死伤4.3万人,普军仅损失9000人。7月14日,普军乘胜进逼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奥军被迫求和。7月26日,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8月23日,普奥签订《布拉格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把汉诺威、黑森、拿骚、法兰克福、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并入普鲁士;威尼斯归还意大利。这次战争大大加强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地位。1867年,普鲁士成立了以它为首而没有奥地利参加的北德意志联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