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换个角度,发现教材的价值

换个角度,发现教材的价值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地的课标教材都是以话题为依托来编辑单元的,写作的知识穿插在其中。这也需要转换一个角度。教材是一座桥梁。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条:教材的编写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给使用教材的老师以创造的空间。教材是一个资料宝库。还有一个学生写的是《读诗给了我快乐》,文中所有给他带来快乐的诗篇全部引用教材的诗词诵读部分。换个角度看教材,就不再只是为着考试而读教材,而是为着自己的长远发展、为着充实自我而读书。

换个角度,发现教材的价值

各地的课标教材都是以话题为依托来编辑单元的,写作的知识穿插在其中。因为没有明确的体系,许多老师都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严重到不知道该怎么教写作。再加上考试多半不会考查课本上的文本和写作题,因此一部分老师认定了课本是没有用的。怎样认识教材在作文备考中的作用呢?这也需要转换一个角度。教材是一座桥梁。教材是在课堂里联系我们和学生的一座桥梁。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条:教材的编写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给使用教材的老师以创造的空间。如果联系六本书看写作体系,我们完全可以在教完了某一种文本的所有技巧之后将这种文体的知识点串起来进行专门的文体训练(这比较适合于第一轮复习),或者将教材关于写作的各个环节连缀起来再进行一次写作过程的训练(这比较适合于第二轮复习)。怎么使用教材,教材依托话题编辑单元,这些话题下的相关阅读、文章学完后文本还有用吗?当然有用。我们可以抓住这个话题深入挖掘,让学生沿着这个话题思考下去,谈谈自己对它的认识。学生作文可以写单元文本内容对自己的启发,也可以以单元内的某篇文章为范文写作。每个单元既有记叙文,又有议论文,还有说明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范文。这种功用就需要教师自己去挖掘。这一训练比较适合于复习备考后期的专题训练。教材是一个资料宝库。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他们要同时学习几门功课,还要每一门都考到最高等级才能升入省级示范高中,才有可能考上名牌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从教材里获得最大的收益,怎样使教材中所涉及的人和事成为写作素材,这需要按照一定的话题归纳与整理。

比如《给了我快乐》,有一位考生写的是《读书给了我快乐》,他写了读童话、读散文、读杂文给他带来的快乐。在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中,他提出的观点是“稍大一点,读散文给了我无尽的快乐”,用以支撑观点的例子全部出自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灵洁九寨沟》《乌篷摇梦到春江》《托起草原》。还有一个学生写的是《读诗给了我快乐》,文中所有给他带来快乐的诗篇全部引用教材的诗词诵读部分。这是活学活用的孩子能做到的,那些做不到的孩子就需要老师来帮助。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游斌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她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所有课文进行了梳理,分类将素材集合,带着学生将在课堂上能够积累到的素材变成一座活的宝库。然后她又将所有的诗词诵读中的名句分门别类地集中,教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诗句。(www.xing528.com)

学生本不愿背诵古诗,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当然就愿意背古诗了。这份资料库就这样被她盘活了。综合性学习的素材也可以灵活运用。每搞一次综合性学习,学生都要为自己的研究主题找很多的材料,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再去粗取精。当报告完成的时候,其他的材料就可以围绕着不同目标分门别类整理出来为写作服务。换个角度看教材,就不再只是为着考试而读教材,而是为着自己的长远发展、为着充实自我而读书。这样既能节省很多时间,又能将有限的教材无限地挖掘,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