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唐诗之美》:唐诗角度与读法

《发现唐诗之美》:唐诗角度与读法

时间:2024-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请站在唐朝人的角度和高度来读本书。本书对绝律更重诗意,对格律的标准较为宽松。4.本书的评选标准还是较新的,是综合现代人的眼光和古代人的标准这两个因素,而对《全唐诗》做的评选。本书可能对一些诗作的评价,与历代的评价都不相同,因为本书是通过一个现代人从“写诗的角度和写诗者的眼睛”做出来的。

《发现唐诗之美》:唐诗角度与读法

假设你就是李白,在读自己的诗评。

请站在唐朝人的角度和高度来读本书。

在一些通论的篇章里,我列出了许多诗作,有的诗作可能出现在数篇文章里作为例证,这个时候,对它的特点都是简说,如果想要知道对这首诗完整的解析,那就需要几篇文章都读。而如果这首诗有一个单篇专门评析,这个专篇也不一定会把这首诗在其他篇里讲到的东西都收纳进去。

另外,因为各个单篇的需要,可能对一首诗的某个评价在好几篇中都重复在讲。这是一件比较无奈的事情,因为唐诗的名篇名句可讲的有很多,很难讲全面,有些例子要反复用,而一首诗的某些长处和特点可能会忽略,因为,它的这个特点和长处相对别的诗歌来说并不是最突出的,也就是说,即便有很多人喜欢这首诗,它的这些优点和长处也不会多提。

1.本书的一切立意根源都在于“写诗的经验和感觉”,所以本书与大多数选本和评本都不同。本书的中心就是诗道和诗艺,对于诗史、诗人、流派,一概不问,只管从单篇的写作成就来入手。所以一些地位很高的诗人,可能入选的作品并不多,而许多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其诗作反而拔得头筹。

2.限于篇幅的原因,这本书里只讲了五绝和五律,如果按照极严格的唐诗格律,则入选的很小比例的一些诗并不能归为五绝和五律,有一些则被前人归入五言古诗,但是因其对仗押韵等基本要求合律,则其细处的平仄,便忽略了,甚至有对于不完全对仗也作忽略的,因为它们是极特别的佳作,成就很高,所以虽在多数集子中被视为五古,我还是列在了绝律中来做艺术成就的对比,因为我觉得,讲绝律少了它们就无法完整。

所以本集中多数绝句和五律是合律的作品,但间或有“五古”选入。本书对绝律更重诗意,对格律的标准较为宽松。一首诗,只要是四句或八句,有基本的对仗、押韵,平仄虽不完全合乎格律,只要流畅,韵律美,就可视为一首好绝律。古人有所谓“以古诗法入律”的说法,可见在古代,近乎古诗和律诗之间的诗作,是可以按律诗来赏读的。

3.本书最初的选本是以《唐诗三百首》为基础,后来以《唐诗别裁集》、《唐诗鉴赏辞典》为蓝本,进行诗作的遴选,但最后我还是通读了《全唐诗》,并对其优秀作品进行了反复对比,最后才确定唐诗作品的排序。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是在电脑上对着国学网的网页进行一一阅读的,这导致这本书的篇幅变得更长,入选的作品更多,本来计划一本书就写完的内容最终变成了要几本书才能完成。虽然如此,有好的作品被遗漏依然是难免的事情,而有些好作品我并没有深刻体会出其妙处,也在所难免,我只是尽量做到给唐朝灿若群星般的诗人们以公平和公正的比较。我对唐朝诗人没有偏好和厌恶,但个人的习性和所悟,决定了这个排序不可能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唐诗艺术特色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一首诗有多种排序的可能。有时候我会面临一首诗放在三个序列里都觉合适的情况。这个排行榜不只是选诗时费尽周折,排序时费的时间更多些,往往是挪来挪去,反复思量,有些是在评论写出来的最后再做一次变动,最终才确定了序列。(www.xing528.com)

4.本书的评选标准还是较新的,是综合现代人的眼光和古代人的标准这两个因素,而对《全唐诗》做的评选。有些事只能由后世来盖棺定论,如《春江花月夜》,在古代并不曾受到很大的重视,直到清朝才被大加推崇。在现代人看来,其艺术成就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诗篇。本书可能对一些诗作的评价,与历代的评价都不相同,因为本书是通过一个现代人从“写诗的角度和写诗者的眼睛”做出来的。

另外,对每首诗歌的评论的篇幅也没有完全持平,有些好诗诗意明显,不需要过多阐述的,就简省了笔墨,三言两语带过,这不代表它不如那些反复讲解的诗作。

在书中对五绝五律两种诗体作出了各种序列,每一序列的诗都有近似之处,由于诗多,诗风、境界、艺术成就各不相同,这样几个序列并不可能用严格的标准区分,只有一个大体的差别,读者需要用心体会。

有些诗因为已经附在别人的诗里讲解,所以就不再重新列入其他的序列中。

最后,我所做的这个序列和排行,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最好的就是我的最爱,相反,我也如同众多读者那样,某个时期更偏爱某些作品,有时最爱王维,有时最爱李白,有时最爱杜甫,喜好随时间情境不同而常有变化。但这个排行榜的选择,并非我个人的偏好,而是按我所总结的诗歌艺术技巧优劣的标准,反复衡量后作出的。有些不同序列的作品,差距不是很大,也就凭感觉放置了。

唐诗佳作的妙处往往是多方面的,一首好诗往往是既以气韵见胜,又以境界见胜,还有更多其他可讲之处,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既可以放在气韵最佳之列来讲,也可以放在造境最佳之列来讲,即便它没有被放在造境最佳之列,但它还是造境之能达到极致的神品之作。读者阅读时,要明了这一点。

诗中偶有佳句,但通篇未成规模,也就不列选了,如徐坚的“夏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对于这样的好句,原本打算不做单独摘录,可后来还是挑选了出来,排在书眉中,供读者体味更多的唐人妙句。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单独摘出的对句,基本都是唐人五律里的佳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