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清朝内乱:吴三桂即位之谜

清朝内乱:吴三桂即位之谜

时间:2023-12-0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清军攻势锐不可当,吴氏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吴三桂惶惶不可终日,突然中风死去。截至他死亡那天,他才做了不到五个月的皇帝。清朝派出去的满族将士和他们打了近两年的仗。还有朱尊彝、潘来、施润章这些人故意把音韵和平仄搞乱。甚至连选拔了但都不来的杜越、傅山、王方毂这几个人,康熙皇帝也授予他们内阁中书的头衔,以表示对他们的尊崇。

清朝内乱:吴三桂即位之谜

四、山雨欲来风满楼

康熙十七年(1678),雍正出生的那年,康熙朝内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这一年的三月,三藩之乱的罪魁祸首吴三桂垂死挣扎,演出了一场登基称帝的丑戏,他在衡阳草草修建了百余间庐舍,用黄漆涂扫房顶,以当宫室。三月十八日,吴三桂匆匆登上了临时搭成的祭坛,祭祀天地,改国号为周。这样,他彻底撕掉了复明的“旗号”,将自己的狼子野心大白于天下。由于清军攻势锐不可当,吴氏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吴三桂惶惶不可终日,突然中风死去。截至他死亡那天,他才做了不到五个月的皇帝。已经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当时在衡州自称为帝,还取了国号叫大周,但还是改变不了叛军当时的困境,这年秋天,叛军已经群龙无首,所以军心涣散,溃不成军。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继承了吴三桂的帝位。清朝的军队趁着这个时机发动了总进攻,叛军节节颓败,无力招架,一蹶不振。湖南、广西、贵州、四川这些地方慢慢地又成了清朝军队的领地。但是,马宝和胡国柱这些叛军还是不投降,他们做着最后的困兽之斗,顽命抵抗。清朝派出去的满族将士和他们打了近两年的仗。终于把他们逼到了云南,进而清军围攻了昆明。吴世璠自知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被清军抓去肯定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所以就自杀了。其他的人见吴世璠已自杀,就领着残余的军队投降了。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帝才最终平息了三藩之乱。

二是康熙特设“博学鸿词科”,千方百计吸引明代的遗老及各种人才参政。康熙十七年,也就是1678年,康熙皇帝下诏:

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博,文藻瑰丽,追终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辞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按察,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

这样的诏书一下,京城和各省的官员哪里敢有一丝怠慢,就纷纷把自己知道的人都举荐了上来。到了第二年,一共推举上来的有名有才者145人来京城参加考试。有很大一部分来参加考试的人,春天刚刚开始就到了京城,康熙皇帝为了表示对这些名人学士的尊崇,说现在天气还很冷,不能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下令安排驿馆,清政府还给他们优厚待遇,除发往返路费、衣食费、柴炭银外,皇帝还亲自赐予了丰盛的宴席加以款待,让他们休息到阳春三月,才参加考试。

一眨眼,时间在雨滴声中悄然过去,阳春三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考试也如期进行,是在体仁阁里考的。神奇的是考试的题目只是一首诗和一篇赋,这么简单的题目,让这些本来就饱读诗书的名士才子信手拈来,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但是,在参加考试的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明朝官员们的后代,免不了心里记挂着前朝的事情,所以对现在的清政府有着抵触情绪。怀着这种抵触情绪,很多有才有能的人故意不好好地答题,试卷上漏洞百出。据清朝一个叫陈康祺的人做的笔记,上面记载着说:明朝户部侍郎严一鹏的孙子严绳孙只是写了一首诗,而故意不把试卷做完。明朝御史彭孟宗的孙子孙遹还出言不逊,故意冒犯。还有朱尊彝、潘来、施润章这些人故意把音韵和平仄搞乱。康熙皇帝在查看他们的考卷时就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是为了广泛招揽人才,康熙帝不拘一格,甚至还亲自阅卷,可见他的一番苦心。康熙皇帝看了这些丝毫也没有生气,也不去追究他们的故意怠慢。最后根据考试结果,录取了20个一等,30个二等,这些人要么进入翰林院去做编修了,有的到了国史馆中,去修订明史。甚至连选拔了但都不来的杜越、傅山、王方毂这几个人,康熙皇帝也授予他们内阁中书的头衔,以表示对他们的尊崇。高官厚禄使这些文人学士也逐渐放弃了反清的立场。连没有被录取的文人学士也不再以明代遗老自居了。

康熙皇帝为什么对他们能这样宽容,甚至连出言不逊的人他都不治他们的罪呢?著名清史学家孟森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圣祖开博学鸿词科,概有其深意。”他说的这个深意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康熙十七年(1678)的时候,清朝的统治还很不牢固的,内忧外患,有一大堆的事儿等待处理。明朝遗留下来的老的官员或者是官员的子孙都抱着对清朝统治不合作的态度。那时西北的准格尔蒙古也虎视眈眈地威胁着清朝。西南又出了平西王吴三桂发动的“三藩之乱”。康熙皇帝在派出军队去平定那些战争和叛乱的时候,就在考虑一个问题。他深刻地认识到,之所以这么多战乱,还有叛军,大家还非常响应,主要原因在于“德泽未洽”。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朝政府的仁德恩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汉族人也来参加科举考试,以便笼络这些有才能的汉族人的心。对那些汉族的士绅,特别是江南地方经济文化都非常的发达地区的人,让他们有机会能出来做官,为朝廷效力。正因为如此,康熙皇帝才会这样宽容大度,什么都不计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广揽天下所有饱读诗书之人,笼络他们的心当做自己的政治资本。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在康熙录用的50个读书人里面,大多数是东南来的,光是江苏和浙江两个省就占了38个。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其实就是想笼络有经济有文化的江南硕学鸿儒。

博学鸿词科的开设,对当时很多文人墨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许多多的汉族人士对清政府的偏见和疏离慢慢消减了。他们纷纷到朝廷里当官,东南地区的人心就慢慢地稳定了下来。正所谓自博学鸿词科起,“从此遗民不世袭”。博学鸿词科的设立对清朝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和确保全国的稳定统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皇家子弟,也叫“皇族”,号称“天潢贵胄”。但是权力即使对于皇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对于有着众多政敌弟兄的雍正来说,更是需要超人的智慧与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在人与人之间交融竞争、明争暗斗。

出生在这一年的雍正(胤禛)和康熙帝的众多儿子一样,是在十分优越的环境中慢慢成长的。清初皇子的抚养,一般都是交由生母以外的皇室家奴或是妃嫔代为养育,如康熙就是由内务府家奴曹玺代养,雍正则由一等公佟国维的女儿皇贵妃佟佳氏抚育。佟家是兼有汉族血统的满洲人,在顺治、康熙两朝皆是显贵家族,康熙的生母就是佟佳氏的姑母。佟佳氏一向深得康熙宠爱。康熙帝对儿子们的教育抓得很紧,佟佳氏也认真地配合皇上的教育,对胤禛管教甚严。清代的皇帝们对自己儿子的读书学习比任何一代的封建王朝的皇帝都要来得严格。清朝从入关开始,经历了十个朝代,无论是最为辉煌的顶峰康乾盛世,还是后来的衰败,没有一个昏庸怠惰的皇帝。每位皇帝对于学习是非常刻苦的。追根溯源,这和清朝政府高度重视阿哥们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除了要选出来作为下一任皇帝的皇太子之外,其他的那些普通的皇子们也要能文能武,这些都和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有关。

在清朝时期,就算皇阿哥们的地位再高,也要遵守严格的学习制度,从六岁开始就要到上书房去读书了。在雍正读书的时候,康熙要求他们四五岁就开始去上书房读书识字。

上书房是清朝皇阿哥们上课学习的地方,原来是在西华门里面的南薰殿、兆祥所这些地方,到了雍正手里才开始设立在乾清门里面的东边,后来就一直没有改动过。上书房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里开学,具体的日期要让钦天监的人来选好吉日。开学的那天,皇阿哥们都要行拜师的礼仪,皇上会钦赐一些物品给执教的老师,比如说吃的东西、文房四宝、绫罗绸缎,等等,相当于皇帝替自己的儿子给老师的见面礼。

上书房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皇子们每天要在天没亮的时候起来,从隆宗门到上书房读书去,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其实,这种说法一点都没有夸张,事实就是这样的。按照皇宫里面的制度,每天的寅时(凌晨3~5点)皇阿哥们就要起床到上书房去学习了,老师从卯时(早晨5~7点)开始讲课。辰初二刻(早7点半)就让他们吃早饭,午正(中午12点)就吃午饭,这些都是由每个皇子的下人送到书房的下屋里的。但是如果到了吃饭的时候还有作业没有做完,或者是被老师处罚背书写字的,那么只能等到老师允许了之后才可以吃饭,跟来的下人不能够催老师。下课放学也是一样。除了一天两顿的吃饭时间之外,还有一两次的课间休息,但是每次都是不超过十五分钟的,还要经过老师的允许,其他的时候都不能随便地到外面去走动的。放学的时间是不统一的,如果是已经有了爵位,分给他们府邸的皇阿哥在午初(中午11点)就放学了,小一点的阿哥在未正二刻(下午1点半)才放学。

阿哥们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就是只有万寿节,也就是父亲的生日包括前一天,还有元旦端午节,中秋节和自己生日那几天是放假的。其他时间,就连是大年三十也得风雨无阻地去上课,但是可以提早下课。

满族的文化也是相当鲜明的,它的鲜明之处主要是在于它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而且他们尚武的精神和骑射方面的技艺很出众。所以,练习骑射就是皇阿哥们练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康熙皇帝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都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出色精湛的骑射本领。

皇阿哥们不光是要学习满族的文字语言,还要学习蒙古语。清朝对所有皇子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把每个皇子都培养成能文能武,既精通国语和骑射的本领又能熟读四书五经,既有治国之道又可以带兵出征打仗的栋梁之才。

阿哥们上午一般是学文,下午是习武,直到太阳落山。

他们的老师都是内阁大学士和翰林院中的博学之士。像被康熙赞誉为“才品优长”的大学士张英、礼部尚书汤斌、理学名臣熊赐履、满文学家徐元梦、顾八代和尹泰等,都先后担任过四阿哥胤禛和皇太子胤礽的老师。

当时在宫中服务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后来在他所写的《康熙大帝》一书中也记载了康熙在皇子们教育上所下的工夫:

皇帝为皇子们严格挑选老师,这些老师都是从翰林院最优秀的大学士里选拔出来的,他们从青年时就在朝廷中培养,都是全国公认的最博学的人。尽管如此,皇帝还要亲自逐个检查幼年皇子们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学习的具体进程,还常批阅他们的作文,令他们在御前讲解所学的内容。

在对皇子们的各种教育中,皇帝最重视的是道德和意志方面的教育,并努力进行与他们的身份相称的各种训练。皇子们一学会走路,就立刻教他们骑马、射箭、放枪的方法,用这些训练来代替游戏和娱乐。他对皇子们从不溺爱,并要求他们身边的人也是这样。他希望皇子们从小就在劳动和艰苦环境中经受锻炼,并习惯于食用粗糙的肉类。十年以前,张诚神父对我谈到这样一件事, 当时,他正陪侍皇帝从鞑靼山区巡幸归来,在这次旅行中,皇帝最初只带了长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但狩猎开始后,皇帝又召来三个皇子,其中最大的年仅十四岁,最小的只有九岁。这些年幼的皇子们从早到晚背着箭筒,一手持弓,时而纵马奔驰,时而缓辔而行,时而住马不前,向猎物射箭。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每天都在马背上风吹日晒,但不论哪个皇子,没有一天是空手而归的,就连最小的皇子,在大家刚刚开始狩猎时,他就搭上他的小箭,射死了两只鹿。

皇子们同时学习满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都说得很流利。对难于掌握的汉学,他们也学得很出色。当时,最小的皇子也读完了《四书》中的前三部,正在学习第四部。相比之下,虽然欧洲宫廷也很重视王子们的教育,但中国比欧洲更加重视。皇帝对皇子们管教甚严,即便皇子犯了很微小的过失,皇帝也不允许皇子们的侍臣隐瞒,否则就要严惩他们。因此,皇子身边的人都从不敢这样做。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君主务于治理国家,从而对皇太子的教育由专门设立的机构实行,尽管如此,康熙皇帝仍亲自过问太子的教育,他亲自向皇太子传授治国之道,并命令负责皇太子教育的人,定期对其各方面的情况,分别作出实事求是的报告。这位现年二十三岁的皇太子和京师里的同龄王侯一样,长相清秀,身体健壮,在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皇太子的侍臣及朝廷大臣对他都评价甚高,人们深信他日后将像他的父皇那样,成为历代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昔日翰林院

康熙还经常在繁忙得政务之余抽出时间检查皇子的功课,给皇子们讲四书五经。甚至在临朝听政前,先要察看皇子们的功课,让他们将前一天学的背诵复讲一遍,康熙视培养教育皇子与处理朝政同样重要的地位。他要求孩子们熟读四书五经,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上之人。他常说:“凡人养生之道莫过于圣人所留之经书,故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性理,诚以其中凡存心养性立命之道无所不具故也。”(www.xing528.com)

抚育胤禛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抚育胤禛的佟佳氏去世时,胤禛只有十二岁,年纪尚浅,胤禛因此一度非常忧郁。康熙还曾放下政事,特意专心照看胤禛。

虽然康熙也时常会表现出对孩子疼爱的一面,但是胤禛从小就是在父亲和老师的严格管束教育之下长大的,他掌握了四书五经、汉文、满文等文化知识和骑射技术,知识非常渊博,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众多老师中,对胤禛影响最大的是礼部尚书、侍讲学士顾八代。顾八代不但学术水平高,善于教学,而且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胤禛后来评价他“品行端方,学术醇正”。顾八代退休后,一直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以至于他死后家里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胤禛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心理非常的难过,马上亲自给老师料理了身后事,他是用自己是顾八代学生的身份去的,也是他自己掏的钱把这位他敬重的老师给安葬了的。顾八代的教育和人格品德,给胤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少年时期的胤禛书读得很好,他的诗作对仗工整,颇有意境。胤禛临帖也是皇子们中最多的,不仅如此,胤禛的书法,在所有皇子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他每每模仿康熙的字体“颇为相像,得到嘉奖”。

有一次,诸位皇子跟着康熙去南巡,因为中途胤礽生病了,所以一干人不得不逗留在德州暂作休息。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和平时一样,找了个书房读书写字。

正好有一天,康熙和随行的大臣们谈论书法,谈到兴起,康熙便把大臣们引至胤禛等皇子们学习的地方,让自己的儿子们写几个对联给大臣们看,想考考自己的儿子,同时也想在大臣们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儿子。来到胤禛他们学习的书房后,康熙就说:“皇儿们,学习了这么久书法,在这里的都是我朝元老,诗词歌赋样样了得,字词对联更是不在话下,今日,他们来看看你们写的对联,看看你们的学习成果!”众皇子都行礼领旨。康熙皇帝笑眯眯地一直看着自己的儿子在宣纸上挥毫泼墨,不一会儿工夫对联已经跃然纸上。康熙看了胤禛的对联之后,龙颜大悦,笑着和大臣们什么也没有说就走了。据说那些大臣们观看了胤禛和胤祥的字之后,“无不欢跃钦服”。

雍正皇帝书法

康熙还让孩子们渐渐地去接触一些军政事务。康熙皇帝自己很喜欢打猎,几乎每年都要到塞外去围猎,而且每次都要带上几个皇子一同前往。让他们到边塞去了解熟悉边塞的形势,在野外生活中强健他们的体魄,并且磨炼他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正是因为这样,胤禛就经常跟着父亲,康熙皇帝去围猎或者到各地巡游,有很多时候还受康熙的委托,作为皇帝的代表去参加一些礼仪性的活动。比如以下的活动:

康熙二十七年(1688),孝庄太后一周年忌日,康熙带着胤禛等皇子们去致祭。

康熙三十五年(1696)和四十五年(1706),由胤禛独自奉命前往致祭。

康熙二十九年(1690),佟佳氏的伯父佟国纲战死乌兰布通后,康熙特命十三岁的胤禛和大阿哥胤禔去迎接佟国纲的灵柩回京师。

康熙三十二年(1693)的时候,山东曲阜的孔庙完成了一次大修,工程结束的时候,康熙特派十六岁的胤禛随同自己的三哥胤祉前去致祭。

康熙三十三年(1694)和康熙三十九年(1700),胤禛还两次随康熙帝考察了永定河(浑河),并亲自主持了永定河的治理。

康熙三十五年(1696)他和诸兄弟参加了对噶尔丹讨伐,康熙帝让他掌管正红旗大营,虽然这是象征性的,阿哥们并不亲自指挥作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真刀真枪的军事训练,这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胤禛从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为他后来称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击败噶尔丹后,康熙带着儿子们去满人的龙兴之地盛京祭拜祖陵,当时几乎所有的皇子都参加了这次回乡之旅。胤禛在《侍从兴京谒陵二首》中有这么两句:“不睹艰难迹,安知启佑心?”这一次旅行,康熙好好地给皇子们上了一堂难忘的政治课,告诉他们自己的祖先当年是如何艰难创业的。

康熙四十二年(1703),胤禛随康熙南巡,一行人先到济南,再到泰安登泰山;随后又渡过黄河,经淮安、扬州,在瓜洲渡长江后到镇江。到镇江后,康熙带着一行人参观了江天寺,康熙还亲自为寺里题了一块匾,上有“动静千古”四个大字,胤禛在此还留下了一首诗:

暮宿金山寺,今方识化城,
雨昏春嶂合,石激晚渐鸣。
不辨江天色,唯闻钟磬声;
因知羁旅境,触景易生情。

随后,一行人又乘船去了苏州,经嘉兴到杭州。杭州是这次南巡的最南端,后来康熙便带着皇子们回到江宁,在祭拜了明孝陵后经江苏沛县、山东聊城后回到京师。

这次南巡是胤禛唯一的一次大江南北之行,杭州也就成为胤禛一生中到过的最南端。胤禛在途经苏州的时候,写了一首意境不错的诗:

雨中泊枫桥遥对虎阜

维舫枫桥晚,悠悠见虎丘;
塔标云影直,钟度雨声幽。
僧舍当门竹,渔家隔浦舟;
茫茫吴越事,都付与东流。

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第一次废太子前,三十岁的胤禛就先后到过富甲天下的苏杭、满人的发祥地辽吉、五台山、蒙古大草原等地,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这样走出皇宫大门,胤禛得到了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不仅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还从康熙如何处理政事、考查地方行政与吏治的实践经验中获得了一手的教育,练就了他洞察事物明若观火的本领,锻炼了他治国驭臣的从政能力。

等到他坐上皇帝宝座后,这些本领与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书写朱批谕旨,教育臣工,议决政事,动辄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写文章下笔千言,挥笔可就;处理难办之事,能大刀阔斧,有条不紊。

在这一时期,胤禛和他前面的三个哥哥相比,不起眼也不出众,似乎没有做过什么出彩的事情,不过是循规蹈矩而已。对于皇子们对储位的争夺,胤禛更多的是一种淡泊和从容的“出世”态度。毕竟,在太子被废之前,胤禛也的确没有想要去争夺储位的念头,以他当时的条件和兴趣,只是替补中的替补,皇位继承人的位子,似乎还远远轮不到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