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研究水平的理论修养方法

提升研究水平的理论修养方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打开这些新出版的县、市志书,凡例第一条总都是“本志编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有的还加上“实事求是”等语句以示贯彻之决心,然而当看了内容,方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其实这些做法都是违背马列主义的基本精神的。马列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具有实在内容的普遍真理。这无疑是方志理论上的巨大损失。

提升研究水平的理论修养方法

方志学界给我一个总的印象是缺乏对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总结方志遗产、研究方志起源和历史发展时,很少有人用马列主义文化反映论为指导,进行研究和探讨,谈起源总是抱着《周官》、《禹贡》、《山海经》等某部书来大发议论,至于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土壤可以全然不管。这样的研究是永远寻找不到方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的。我在拙著《方志学通论》第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论述:“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一定的学术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反转过来作用并影响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因此,不同的时代,总是要出现为这一时代服务的学术文化思想体系、学术流派以及相应的各种学术著作。这就是说,文化这种精神生产,一定都建立在特定的物质生产之上,并与当时社会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无论研究哪一个时期的学术文化,都不能把它孤立出来就事论事,必须同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历史过程联系起来加以研究。这样既注意到它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又不忽视学术文化本身的渊源和发展过程。许多学者正是遵循着这一精神,在各自从事的学术领域中进行研究,因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得历史学文学哲学等都变成了有规律可言的学科。……可是在方志学的研究领域里,太缺少这种研究精神。”此书是8年前所写,时至今日,方志学领域的这种研究局面并未见到显著的改变。

其次,有些新修志书未能真正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我们打开这些新出版的县、市志书,凡例第一条总都是“本志编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有的还加上“实事求是”等语句以示贯彻之决心,然而当看了内容,方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新编县志对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民国政府、国民党军队等记载非常简单,更有甚者,不少县志竟将这些内容全部打入“附录”之中,以表示自己政治立场十分坚定。其实这些做法都是违背马列主义的基本精神的。因为马列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方志编修只有如实反映历史和现实,才能符合马列主义的精神。众所周知,国民党及其建立的各级政府统治了中国几十年,这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对这几十年的历史,若是略而不写,或是写而不详,乃至打入附录,显然都是不符合马列主义的观点和精神的。马列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具有实在内容的普遍真理。(www.xing528.com)

再者,许多修志战线上的同志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包括史学理论)基础,因此不能把许多丰富的修志经验进一步升华,写成高层次的文章,从而不断丰富新方志的理论,而大多仅停留在经验总结的阶段。这无疑是方志理论上的巨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