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烟排烟系统要求及布局优化

防烟排烟系统要求及布局优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管道应用非金属材料制作B.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C.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置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D.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难燃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距离E.设置防火阀4.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应设在( )。用隔墙或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时,每个防烟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防烟排烟系统要求及布局优化

预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 )场所或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A.防烟楼梯间 B.中庭

C.避难层 D.避难走道的前室

2.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m。

A.20 B.30

C.40 D.60

3.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应为( )Pa。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4.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m/s。

A.5 B.6

C.7 D.8

5.机械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1.0 B.1.2

C.1.5 D.2.0

6.排烟管道穿越楼梯间时,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h。

A.0.5 B.1.0

C.1.5 D.2.0

7.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 )。

A.局部机械排烟设施

B.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C.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D.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丙级防火门

8.靠外墙的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 )层内可开启的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m2

A.3,2 B.5,3

C.5,2 D.3,3

9.当地下室层数为( )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按规定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机械加压送风。

A.3 B.1

C.2 D.4

10.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宜( )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 )设一个。

A.每隔3~5层,每层 B.每隔2~3层,每层

C.每隔2~3层,每隔2~3层 D.每层,每两层

11.下列厂房仓库中,按规范应设置防排烟设施的是( )。

A.每层建筑面积为1200m2的两层丙类仓库

B.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为120m2的生产监控室

C.建筑面积为3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

D.单层丙类厂房内长度为35m的疏散走道

12.下列建筑中,当其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阳台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的是( )。

A.建筑高度为68m的旅馆建筑 B.建筑高度为52m的生产建筑

C.建筑高度为81m的住宅建筑 D.建筑高度为52m的办公建筑

13.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烟气的热浮力和外部风压等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开口将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下列关于自然排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排烟窗的开启方向应采用上悬外开式

B.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多层建筑,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C.排烟窗应设置在建筑排烟空间室内净高的1/2以上

D.排烟口的排放速率主要取决于烟气的厚度和温度

14.下列关于高层建筑中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下室的楼梯间和地上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均需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

B.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

C.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D.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工业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

15.下列关于自然排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建筑面积为800m2的地下车库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B.采用自然排烟的场所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C.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采用自然排烟方式(www.xing528.com)

D.建筑高度小于50m的公共建筑,宜优先考虑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

1.某办公楼,地上33层,地下4层。其中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建筑面积为3840m2。该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剪刀楼梯间并设机械加压送风设备。则地下一层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设计应考虑( )等因素。

A.防烟分区的划分

B.排烟管道机械排烟口的位置

C.是否设置送风系统

D.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照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E.排烟方式

2.下列有关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防烟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时,楼梯间独立前室也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B.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与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C.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地上部分楼梯间均需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

D.地上部分楼梯间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通风时,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E.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

3.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管道应符合下列( )要求。

A.管道应用非金属材料制作

B.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C.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置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D.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难燃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距离

E.设置防火阀

4.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应设在( )。

A.顶棚上 B.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C.安全出口处 D.靠近顶棚的墙面上

E.距地面2m以上的墙面上

5.某建筑高度为23m的5层商业建筑,长度为100m,宽度为50m,每层建筑面积为5000m2,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下列关于机械排烟系统应满足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与垂直管道连接的每层水平支管上应设置能在280℃工作的防火阀

B.排烟风机配电线路的末端自动切换装置应设置在楼层配电间内

C.采用排烟风机应能在280℃时连续工作30min

D.火灾时应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排烟口

E.排烟口应设置现场手动开启装置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民用建筑中应设置排烟设施的有: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庭;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和建筑面积大于300m2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2.精析B。用隔墙或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时,每个防烟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3.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风压的计算。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50Pa。

4.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送风风速。当采用金属管道时,管道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采用非金属材料管道时,不应大于15m/s;当采用土建井道时,不应大于10m/s。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5.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机械排烟系统的组件要求。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

6.精析D。排烟管道不应穿越前室或楼梯间,如果确有困难必须穿越,则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00h,且不得影响人员疏散。

7.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高度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通风,裙房等高度范围内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该高层建筑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其送风口设置方式也应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将送风口设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

8.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m2,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9.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当地下室层数为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按规定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机械加压送风。

10.精析B。本题考查的是加压送风口。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合用一个井道的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应每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分别设置井道的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应分别每隔一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前室、合用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

11.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厂房或仓库的防排烟设施。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①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②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③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④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12.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自然通风方式的选择。对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建筑髙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由于这些建筑受风压作用影响较小,因此利用建筑本身的采光通风,也可基本起到防止烟气进一步进入安全区域的作用,因此,其防烟楼梯的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简便易行。

13.精析A。本题考查的是自然排烟方式。A错误,可开启外窗的形式有侧开窗和顶开窗;侧开窗有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平开窗和侧拉窗等。

14.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15.精析C。本题考查的是自然排烟。A正确,除敞开式汽车库、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和修车库外,均应设置排烟系统;B正确,不设排烟设施的部位(包括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C错误;D正确,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可以采用自动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应考虑的因素。地下一层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设计应考虑防烟分区的划分,排烟管道机械排烟口的位置,是否设置送风系统以及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照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2.精析BCDE。当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时,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独立前室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但合用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A错误,其他都正确。

3.精析BC。本题考查的是排烟管道。①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②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③排烟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④当排烟管道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风道应设在管井内,且排烟井道必须要有1.00h的耐火极限。当排烟管道水平穿越两个及两个以上防火分区时,或者布置在走道的吊顶内时,为了防止火焰烧坏排烟风管而蔓延到其他防火分区,要求排烟管道应采用耐火极限1.50h的防火风道,其主要原因是耐火极限1.50h防火管道与280℃排烟防火阀的耐火极限相当,可以看成是防火阀的延伸,另外可以精简防火阀的设置,减少误动作,提高排烟的可靠性

4.精析A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根据烟气上升流动的特点,排烟口的位置越高,排烟效果就越好,因此排烟口通常设置在墙壁的上部靠近顶棚处或顶棚上。

5.精析CDE。本题考查的是机械排烟系统。A错误,设置在排烟管道上的应为排烟防火阀;B错误,自动切换装置应设置在最末级配电箱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