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掩耳盗钟:掩耳盗铃的寓意与行为效果

掩耳盗钟:掩耳盗铃的寓意与行为效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④掩其耳。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事实上,钟声依然传到远方,不会因为人们捂住耳朵而消失。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成语“掩耳盗铃”,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自欺欺人。贤明的君主,善于纳谏;昏庸的君主,好比掩耳盗铃的偷钟人,不愿意自己听到,最终落得个自欺欺人的下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掩耳盗钟:掩耳盗铃的寓意与行为效果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本文出自《吕氏春秋》。

①范氏: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战败后逃到齐国。②亡:逃亡。③况然:钟声。④遽:立刻。⑤恶:害怕。⑥悖:荒谬。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这口钟太大了,不可能背走,他就用锤子砸。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担心别人听到钟声来抢钟,就急忙捂住自己的两只耳朵。害怕别人听到钟声,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这就太荒谬了。

故事中偷钟人的行为既错误又愚蠢。背不动钟便以锤毁钟;担心别人听到钟声,便把自己的耳朵捂起来。自己听不见钟声,以为别人都听不见钟声。事实上,钟声依然传到远方,不会因为人们捂住耳朵而消失。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成语“掩耳盗铃”,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目的是劝诫君主了解自己的过失。人们往往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毫无察觉,位高权重的天子尤为严重。如果天子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就要靠正直的大臣。贤明的君主,善于纳谏;昏庸的君主,好比掩耳盗铃的偷钟人,不愿意自己听到,最终落得个自欺欺人的下场。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www.xing528.com)

欲负而钟大不可负。

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画“√”。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2)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