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夏钱币研究:西方学者对诸多问题的成果

西夏钱币研究:西方学者对诸多问题的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介一枚新见的西夏文钱》,就是论述这枚所谓“天赐宝钱”的译释情况的。还需说一句,有的西夏论著,甚至权威著作中,仍然将卜士礼对所谓“12枚西夏文钱币”的研究,视为一项“成果”[47],这是很不合适的。

西夏钱币研究:西方学者对诸多问题的成果

三、西方学者在西夏钱币研究中的诸多问题

但是,有必要指出,卜士礼在文章中所说的“钱文得以解读”,并不是说所有西夏文钱币,而是仅指“大安宝钱”。卜士礼对另外两枚西夏文钱却译释得不够成功。他的第二枚收藏品是西夏文“乾祐宝钱”(图2-49)。这枚钱品相很好,字文清晰,文章中说,在这枚钱背穿上有和唐“开元”钱一样的“一个弯月形的指甲痕”,也就是说,在钱背穿上有月纹。但他只认识“宝钱”二字,对“乾祐”二字,因为在“所有西夏铭文里都没有出现”,“至今还不能解读”。

另外一枚是“天庆宝钱”,但他却译为“天赐宝钱”(图2-50),认为是惠宗“天赐礼盛国庆”的钱币。《简介一枚新见的西夏文钱》,就是论述这枚所谓“天赐宝钱”的译释情况的。仍然采用译释“大安宝钱”的办法,在“凉州碑”、居庸关“刻经”中找到相同的字认识的。他译的“天”字是对的,但译“赐”字却有问题。“凉州碑”西夏文有“庆”字,如有多处“讚庆”,也有多处“赐”字,如“赐绯”。西夏文“赐”字和“庆”字,在字形上差异很大,卜士礼竟然把桓宗的“天庆”钱,误以为根本不存在的惠宗“天赐”钱,这又说明,当时的西夏文水平确实还是很低的。

img225

图2-49 乾祐宝钱

img226

(www.xing528.com)

图2-50 天赐宝钱(实天庆宝钱)

img227

图2-51 梵字钱

卜士礼的另外两篇文章,《一枚西夏文钱》一文,是介绍“大安宝钱”的,大体上重复了《唐古特的西夏王朝其钱币和奇特的文字》一文关于该钱译释的情况;而《南口的西夏文》一文,简述了居庸关六体刻经、凉州西夏碑和两枚西夏文钱币的研究情况,但并未将所谓“天赐宝钱”的错误纠正过来。

顺便提一下,苏联学者聂历山(Nicolas Nevsky)在《西夏语研究小史》一文中说,“卜士礼通过研究十二枚西夏文钱币,识出了四十个西夏字”。我们知道,西夏钱币中的西夏文钱只有5种:即“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祐宝钱”和“天庆宝钱”。每种4字,总共20个字,如果去掉重复的只有13个字(“贞观宝钱”中的“宝”字,与其他4钱“宝”字不同),何况卜士礼文章中所述12枚西夏钱币中只有两枚是西夏文钱,无论怎么说也是不可能认出40个西夏字的。其实,卜士礼文章所表达的:只是从两种石刻西夏文字与钱文的比对中认识了西夏文“大安宝钱”,而不是什么从12枚西夏钱币认识了40个西夏字。聂历山所述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曲解了卜士礼的原意。还需说一句,有的西夏论著,甚至权威著作中,仍然将卜士礼对所谓“12枚西夏文钱币”的研究,视为一项“成果”[47],这是很不合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