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租与货币波动:《管子》与《国富论》思想比较

地租与货币波动:《管子》与《国富论》思想比较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古以来,货币波动对地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中国古代社会的《管子》都有十分类似的结论。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土地和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都是用来为本国居民消费,给国内居民提高收入的。由于财富的积累,流通领域越来越大,地租与货币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了。这就是春秋时期中国经济的特色,经济是波动的,货币不稳定,地租也大幅变化。

地租与货币波动:《管子》与《国富论》思想比较

自古以来,货币波动对地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中国古代社会的《管子》都有十分类似的结论。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土地和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都是用来为本国居民消费,给国内居民提高收入的。但这物品无论是出自土地初级产品,还是经过劳动者加工的高级产品,他们一创造出来就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用来补偿资本,补充从资本取出来的食料,材料和制成品;另一部分,则以利润形式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以地租的形式作为地主的收入。由于财富的积累,流通领域越来越大,地租与货币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了。

《管子卷二十二·山至数第七十六》说:“君有山,山有舍,以立币,以币准谷而受禄,君有山,山有金,以立币。以币准谷而授禄,故国谷斯在上,谷贾十倍。农夫夜寝蚤起,力作而无止。彼善为国者,不曰使之,使不得不使。不曰贫之,使不得不用,故使民无有不得不使者,夫梁聚之言非也。”这是说君主占有江河山川,山中有黄金,可以铸成钱币,用钱币折算粮食授俸禄。全国的粮食就集中在国家手中,粮价也由国家控制,农夫晚睡早起,不用驱使他们,利益会驱动他们勤奋起来。故土比以前增加一半俸禄就会为君主效命,农夫早起晚睡努力不休。善于治国的人,不用语言使令人民,而人民却不得不为使令;不用语言而用经济手段,人民却不得不为利用。这就是金钱驱使的作用,而钱粮在古代社会都在士大夫手中,金钱对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具有统治力,包括地租。

在欧洲,14世纪航海革命之后的四个世纪里,法国和英国的土地产生的地租产品之间的价值比例一直在变动着。以白银为例,相比一般的食物来说,它有时会变得昂贵,有时候则显得更加便宜,而还有时候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根据史料记载,在1350年及之前的一段时间,英格兰1夸脱小麦的平均价格为四盎司白银,而到了1570年,小麦的白银价格逐渐下降到2盎司白银。同一时期的法国,也看到了同样的下降。

对于这种现象,当时大多数人的解释是白银价值在不断下降,流行当时的观点认为白银的价值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尤其是在观察谷物价格时,很容易受到这样三种情况的误导:第一,在古代几乎所有的地租都以实物支付,即以一定数量的谷物、牲畜、家禽等支付。有时地主规定,他可以随意要求佃户每年以一定的数量的货币代付,所以需要在实物和货币之间进行换算,而这种换算价格总是低于市场价格。第二,有时古代的一些法律实际上是草率制定的法律,这也使人受到误导。第三,对极低的价格过于重视。许多人似乎受到远古时期有时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的误导,以为既然那时的最低价格比后来低得多,那么那时的一般价格必然同样比后来低得多。

而在亚当·斯密看来,事实并非如此,这可能是由于对白银的需求的增加或提供的减少造成的。当人们使用白银对这些谷物及牲畜进行计价时,其价格降低,并不能说明白银变得昂贵,只能表现这些东西的低廉。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整个书中却强调的那样,劳动才是真实的价值尺度,牲畜和家禽等在不同的时代可以以不同的劳动数量生产出来,但谷物的劳动平均产量则几乎保持不变,所以劳动的货币价格更多取决于谷物的平均货币价格。

因此,金银在古代社会作为货币,它的真实价格即它能购买的或支配的真实劳动数量更多取决于他们所能购买的谷物数量。而绝非鲜肉或任何其他土地天然产物的数量。所以,从谷物平均价格的变化看,并不能得出白银价值下降的理论。相反白银相对来说是上升了。而这主要归因于国家财富的不断增长,劳动的产品越来越多,对白银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缘故。关于这一结论,更为明显的例证使黄金和白银的价格在富国要更加昂贵,尤其是在发现富饶的矿产时,它们的价格并没有降低。而在贫穷的国家,它的价格非常低廉,其原因在于,金银的增长在富裕的国家,相对与财富增长或者劳动产生的增加来说,总是显得要慢,而在贫穷的国家,金银与生活资料相比显得要多。

而在我国春秋时期,经济的稳定性则比近代西方社会要差得多,物价和地租的波动从来都是以大幅度变化的,《管子卷二十四·轻重乙第八十一》说,“昔狄诸侯,亩钟之国也,故粟十钟而锱金,程诸侯,山诸侯之国也,故粟五釜而锱金。故狄诸侯十钟而不得倳戟,程诸侯五釜而得倳戟,十倍而不足,或五分而有余者,通于轻重高下之数。国有十岁之蓄,而民食不足者,皆以其事业望君之禄也。”这就是春秋时期中国经济的特色,经济是波动的,货币不稳定,地租也大幅变化。(www.xing528.com)

[1]淤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第152页。

[2]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11月第1版,第895页。

[3]于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第145-146页。

[4]淤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第140页。

[5]淤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72年12月第1版,第16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