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戏曲文学分体历史:《杀狗记》聪明贤惠之妻

中国戏曲文学分体历史:《杀狗记》聪明贤惠之妻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剧36出,据元杂剧《杀狗劝夫》改编。不料二无赖为敲诈孙华钱财,到衙门控告孙华杀人,幸亏孙荣出庭作证。此时杨氏说明真相,经检验证实是一条死狗。两个与孙华称兄道弟的无赖担心孙华听信弟弟的劝谏,一方面极力挑拨孙华与孙荣的关系,一方面千方百计骗取孙华的钱财。

中国戏曲文学分体历史:《杀狗记》聪明贤惠之妻

四、聪明贤惠之妻的形象展示:《杀狗记》

《杀狗记》相传为元末明初徐玝作。全剧36出,据元杂剧《杀狗劝夫》改编。写东京一富家子弟孙华,结交两个无赖柳龙卿、胡子传,虐待其弟孙荣,并把孙荣驱逐出门。其妻杨月真屡劝不听,于是买来一狗,杀死后穿上人衣,置于门口,冒充人尸。杨氏要孙华找二无赖移尸避祸,二无赖俱不肯来。其弟孙荣知情后回家移尸埋葬。不料二无赖为敲诈孙华钱财,到衙门控告孙华杀人,幸亏孙荣出庭作证。此时杨氏说明真相,经检验证实是一条死狗。孙华醒悟,接孙荣回家,兄弟重归于好。

这部作品能够盛行一时,并成为元末明初“四大南戏”之一,主要原因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和令人可信的戏剧形象,真实暴露封建家长作风的残酷无情,暴露市井无赖的卑鄙自私,歌颂杨月真的聪明贤慧。

孙华自以为身为兄长,排行第一,家里可以主宰一切。结果做出一系列不以弟弟为亲,反以无赖为友的行为,甚至发展至驱逐孙荣的地步。作者通过孙荣被驱逐后困于破窑的悲惨遭遇,对冷酷无情的封建家长制意识进行否定。

两个与孙华称兄道弟的无赖担心孙华听信弟弟的劝谏,一方面极力挑拨孙华与孙荣的关系,一方面千方百计骗取孙华的钱财。他们除终日与孙华吃喝玩乐,还诱使孙华高价买下一只脂白玉环,然后将孙华灌醉把玉环窃走。特别是面对移尸之事,他们不但不肯帮忙,反而趁火打劫,到官府告发。酒肉朋友的恶毒心肠和卑鄙行为受到无情的暴露和鞭挞。

该剧最为动人的是表现杨月真的“贤”。“贤”在杨氏身上显示出与传统孝妇贤妻不同的内容。作者在刻画这一形象过程中,不以“三从四德”为基础,而是以“聪慧精明”为核心。面对愚昧刻薄的丈夫,要转变他对孙荣的思想,杨氏不选择传统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教方法,而是用心策划一个既能一针见血判别善恶,同时又可以使孙华转变思想的“杀狗移尸”法。这一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完全证明杨氏对丈夫和两个无赖判断的正确。像杨氏这种精明与果决,不是恪守“三从四德”的孝妇所能做出,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女性智慧的歌颂。可见,作品中虽然有“妻贤夫祸少”、“事兄如事父”等封建意识的表现,但其中的艺术精神应给予肯定。(www.xing528.com)

[思考题]

1.南戏在体制上有哪些特点?

2.比较《张协状元》与《宦门子弟错立身》爱情描写的异同。

3.《拜月亭记》的爱情描写有哪些新突破?

4.就《张协拒见贫女》一出,谈早期南戏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