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天祥之妻自杀殉夫:历史真相解析

文天祥之妻自杀殉夫:历史真相解析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言和舍生取义的精神而名垂千古,在夫为妻纲、夫唱妇随的古代,人们认为他的妻子欧阳氏似乎也应有相应的表现,似乎应该是殉夫的节烈女子。按照这个逻辑,自然地出现了文天祥妻子殉夫自杀的记载。可是元朝政府想利用欧阳夫人等劝说文天祥投降,有时令他们相见。欧阳夫人对文天祥尽到了做妻子的义务。

文天祥之妻自杀殉夫:历史真相解析

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言和舍生取义的精神而名垂千古,在夫为妻纲、夫唱妇随的古代,人们认为他的妻子欧阳氏似乎也应有相应的表现,似乎应该是殉夫的节烈女子。按照这个逻辑,自然地出现了文天祥妻子殉夫自杀的记载。

欧阳夫人殉夫之说有两种,一是说在文天祥被俘之后,另一说是文天祥就义之际。张枢《文丞相传补遗》说文天祥被俘,夫人欧阳氏“遂自刭死”。1280年文天祥在未得知妻子儿女消息之前,作《哭妻文》:“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天上地下,唯我与汝,呜呼哀哉!”[1]抒发了他们夫妇的恩爱和生死与共的感情,但题目和内容,也容易令人误会,以为文天祥一被俘,欧阳夫人就做了烈女。文天祥友人汪元亮悼念天祥的《浮丘道人招魂》有咏欧阳夫人一歌:“有妻有妻不得顾,饥走荒山汗如雨。一朝中道逢狼虎,不肯偷生作人妇。左掖虞姬右陵母,一剑捐身刚自许。”(同上,卷16)也让人认为欧阳夫人是殉夫了。毕沅的《续资治通鉴》不同意被俘殉夫说,认为欧阳夫人死于文天祥受刑之际,他说欧阳夫人在文天祥死后表示:“我夫不负国,我安能负夫!”于是自尽。[2]又说文天祥的好友张毅夫在文天祥死后,寻访欧阳夫人骸骨,连同文天祥的,一同送到文天祥故乡,交给其嗣子文升。对此也有不同的记录,《宋遗民录》则说张毅夫找到欧阳氏本人,与她火化文天祥的尸体。清代《知不足斋丛书》的编辑者鲍廷博就此记载,认为欧阳夫人已经先文天祥而死,张毅夫没有寻访她的事,而近人丁传靖则说张访的是欧阳氏的遗骸,焚的也是她。[3]如此,鲍、丁都相信欧阳夫人死在文天祥遇难前。

欧阳夫人死于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距离文天祥就义的至元十九年已有二十四年,较之文天祥被俘的1279年则二十六年了。在这最基本的事实面前,殉夫之说的不能成立是自不待言的了。话虽然可以这样说,但也应当就现有的史料把欧阳夫人被俘后的生活经历研讨清楚,才能更有力地破解殉夫之说。

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1279)八月,文天祥在江西南部兵败,欧阳夫人和文天祥的妾黄氏、颜氏以及女儿柳小娘、环小娘被元军俘获。一年多以后,即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战败被俘,欧阳夫人比她丈夫早当一年多的俘虏。欧阳夫人被执后,在向北方押送过程中,想遇到险崖深水时自尽,但没有碰上合适的地方,活着到了北方。柳小娘是她的亲生女儿,这时虚龄十一岁。估计欧阳夫人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寻死免遭屈辱,又舍不得年幼的弱女,就这样活下来了。[4]

欧阳夫人到大都后,被分配给东宫,当了高等女仆,柳、环二女和她在一起。她们母女三人穿戴道家衣冠,每日诵读道教经典,成了在家修行的女冠。(同上)欧阳夫人由命妇跌为奴婢,思想上如何受得了,故而信仰道家的避世哲学以谋求思想上的平衡。女儿幼小,思想不成熟,一定是在她引导下崇奉道家的。

1279年文天祥被解到大都后,他家尚存的人在一个城市里,但均不是自由人,不能往来。可是元朝政府想利用欧阳夫人等劝说文天祥投降,有时令他们相见。有着强烈汉民族意识的郑思肖在《文丞相叙》里讲到了这事:“后贼(指元朝)俾公妻妾子女来,哀哭劝公叛,公曰:‘汝非我妻妾子女也,果曰真我妻妾子女,宁肯叛而从贼耶?’”(《心史》)这是说欧阳夫人和颜氏、黄氏、柳女、环女在元朝驱使下去劝说文天祥降元,文天祥硬着心肠拒绝了她们的要求。欧阳氏探监的情形史无记载,不得而知,但柳、环二女见过她们父亲,柳女还写过信。文天祥在怀念女儿的诗中写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5]又在给妹妹文懿孙信中,说收到了柳女的信,读后伤心,“痛割肠胃”,又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6]文天祥深知,由于自己的拖累使妻女落入困境。如若自己投降元朝,会使她们重新富贵起来。但是他决心忠于赵宋,誓死不降,因此告诉女儿不要幻想父亲给她们幸福生活,但他准备来世加以补救。文天祥对女儿的劝降,抱着完全谅解的态度,因为她们毕竟年幼,不懂政治斗争,不理解他的政治观,是应该原谅的。对于欧阳夫人的劝降,文天祥大约有些不满意。文天祥在狱中给嗣子文升写信,说明立他为嗣的过程,希望他读书立身,并要求他在自己死后将遗骨归葬故里。[7]这等于是一份遗嘱。文升同样是欧阳夫人的嗣子,文天祥一语未及嗣子对嗣母的应尽义务,大约这不是疏忽,而是认为不值得给她特殊的关照。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东宫传出皇帝命令,让欧阳夫人收尸,这时南宋十义士也谋求收葬,欧阳夫人与他们配合,把文天祥安葬在距离大都小南门外五里远的大路旁边。[8]埋在南边,是为将来起运文天祥遗骸回江西老家方便。欧阳夫人对文天祥尽到了做妻子的义务。

文天祥死后,欧阳夫人被元朝指派给公主,随驸马高唐王到了大同路丰州,居住在栖真观中。大德二年(1298)因为年老,不能忍受朔漠的寒冷,请求南归,得到主人的允许,回到大都,嗣子文升迎养,于1304年返抵故乡江西庐陵。文升对嗣母很孝顺,在大都特为她购买南方食物,朋友馈赠的也收贮起来专供她食用。1305年春天,欧阳夫人得病,叫家人将文天祥写给她的、我们在开篇引录的《哭妻文》抄录好放在她胸前,表示她无愧于丈夫,随即亡故。[9]

在关于文天祥夫妇的记载中,人们出于对文天祥的崇敬,常常按照自己的信念来加以记录,对于与他有关系的人的记叙也往往赋予感情色彩。如对欧阳夫人,一些古人认为她殉夫自尽才配得上她的丈夫,所以流传了种种殉夫的说法,被记录下来。文家本身不以殉夫说为光荣而予以承认,他们尊重事实。宋元之际的刘岳申作《文丞相传》说:“大德中(文)升奉母欧阳夫人归自丰州。”(卷16)文升之子文富为流传刊刻,表示认可他的说法。文富亲见祖母欧阳夫人回归故里,同意刘岳申按事实去写,并不要他人捏造的祖母殉夫的美名。像这样的史料是可信的,以之检验那些殉夫说的文字,就不足取了。

(写于1987年7月20日,2019年4月26日阅定)

【注释】
(www.xing528.com)

[1]《庐陵文丞相文山先生全集》卷13。

[2]《续资治通鉴》卷186,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己未,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4册第5079页。

[3]《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下册第1032页。

[4]《宋史》,卷15《纪年录》注引邓传。

[5]卷13《得女儿消息》。

[6]厉鹗:《宋诗纪事》卷67文天祥《乱离歌》附注。

[7]卷14《狱中家书》。

[8]卷15《纪年录》注引邓传。

[9]卷15《纪年录》注引邓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