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诗与倚声填词:中国分体文学史成果!

声诗与倚声填词:中国分体文学史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声”、“泛声”都是解决声诗入乐不协调的办法。“和声”、“泛声”的运用虽是以诗入乐时的变通手法,却也对词调格律、句式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实,由乐定词的所谓“倚声填词”,一直在民间实践着,敦煌词中的多数作品就是按乐曲填入的长短句词。

声诗与倚声填词:中国分体文学史成果!

第二节 声诗和“倚声填词”

随着燕乐曲调增多,就需要更多与之相配的曲辞。唐代元稹在谈及乐府诗时使用了两个范畴:“由乐以定词”和“选词以配乐”(《乐府古题序》)。在燕乐流行之际,也有这样两种情况:既有“由乐以定词”,直接以长短句合乐的“词”;也有“选词以配乐”,即用诗配乐的声诗。前者以民间词为主,熟习音律的乐工歌妓为主要作者,此由敦煌词可证;后者则是借用现成的五、七言近体诗由乐工歌妓配合曲调演唱,所用之近体诗即为声诗。张炎说:“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词源》卷下)即此。例如在敦煌词中有《凤归云》4首,都是长短句,为民间词人作。而在《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中也收有滕潜《凤归云》2首,皆七言四句,实为七绝,试举其一: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采,画与佳人刺绣衣。

近体诗句式整齐,且有特定的平仄、叶韵的格律规范,乐曲也有自己的旋律、节奏的要求。以近体诗入乐,二者难以丝丝入扣。为解决这个矛盾,入乐歌唱时,演唱者或可在节奏和歌法上采用一些变通办法,使之适合歌唱,如沈括说:“诗之外,又有和声,则所谓曲也。古乐府皆有声有词,连属书之。如‘贺贺贺’、‘和和和’之类,皆和声也。今管弦之缠声,亦其遗法也。唐人乃填词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梦溪笔谈》卷五)朱熹也说:“古乐府只是诗中添却许多泛声,后来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填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语类》卷一四〇)“和声”、“泛声”都是解决声诗入乐不协调的办法。例如唐代皇甫松的《采莲子》:(www.xing528.com)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这里“举棹”、“年少”就是为了合曲趁拍而添的泛声。“和声”、“泛声”的运用虽是以诗入乐时的变通手法,却也对词调格律、句式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声诗入乐只是词体发展特定阶段的的作法,要实现曲调与曲辞的完美结合,“选词以配乐”毕竟不是办法,曲辞的创作必然要走上“由乐以定词”的路,也就是所谓“倚(乐)声填(文)词”。其实,由乐定词的所谓“倚声填词”,一直在民间实践着,敦煌词中的多数作品就是按乐曲填入的长短句词。在文人中首先明确指出运用这种方法的是刘禹锡。他的《忆江南》二首自注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依曲拍为句”的作法,可以体现曲调的声情特色,进而使词体成为有别于诗体文学样式。不过“依曲拍为句”需要词人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所以依声填词的普遍化是在文人对曲调有逐渐深入了解的中唐以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