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分体文学史:曲的宫调与曲牌

中国分体文学史:曲的宫调与曲牌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曲所用曲牌,据《中原音韵》所列,一共有335个。以北曲为例,在300多个曲牌中,为小令专用的曲牌共有30多个,小令与套数通用的曲牌共有50多个,为套数专用的曲牌共有200多个。在套数所使用的曲牌中,只有少数可作为首曲,绝大多数只能作为“过曲”。

中国分体文学史:曲的宫调与曲牌

第三节 曲的宫调与曲牌

随便翻检一些曲集,可以看到标在曲牌前面的[正宫]、[中吕]、[双调]等称名,这便是所谓宫调;简单一点说,宫调是用来表示演唱曲调时所用的调高。标在宫调之后曲词之前的[端正好]、[粉蝶儿]、[落梅风]、[沉醉东风]等,便是曲牌,它们是用来表示演唱歌词时所用的曲调。一个宫调有大致确定的调高,一个曲牌有大致固定的唱法。

北曲所用宫调,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所列,一共有12个,它们是:[黄钟]、[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中吕]、[南吕]、[双调]、[越调]、[商调]、[角调]、[般涉调]。南曲所用宫调,据明人沈璟《南九宫谱》所列,共有13个,它们是:[仙吕宫]、[羽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南吕宫]、[黄钟宫]、[越调]、[商调]、[小石调]、[双调]、[仙吕入双调],这就是所谓“十三调”;其中[羽调]可附入[仙吕宫],[大石调]可附入[正宫],[般涉调]可附入[中吕宫],[小石调]可附入[商调],除了这些可附入的4调外,其余便是所谓“南九宫”;被统称为“九宫十三调”。北曲所用曲牌,据《中原音韵》所列,一共有335个(实不止此数)。元以后,曲牌越来越多,尤其是南曲出现了截取两个以上曲牌的部分乐句而合成一个新的曲牌的“集曲”现象(如截取[倾杯序]、[玉芙蓉]两曲的乐句而合成[倾杯赏芙蓉]),这使南曲曲牌的繁衍兴盛大大超过北曲。据沈璟《南九宫谱》所录,南曲所用曲牌共有543个,到清乾隆年间,周祥玉等人编《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将元明清三代散曲、剧曲所用曲牌汇为一编,共收北曲曲牌581个,南曲曲牌1513个,就真是集其“大成”了。

就北曲的曲式构成而言,绝大多数北曲曲牌的句数、字数不太固定,如下面两首北曲[乔牌儿]:

款将花径踏,独立纱窗下,颤钦钦把不定心头怕。不敢将小名呼咱,则索等候他。(摘自关汉卿[双调·新水令])(www.xing528.com)

闷怀双泪涌,恨锁两眉纵。自从执手河梁送,离愁天地永。(摘自姚燧[双调·新水令]《冬怨》)

关作与姚作,其句式、字数,差异甚大。这种情况在南曲中一般不会出现。这表明,北曲的曲式结构不太稳定,许多曲牌在演唱时增句添字,或减字偷声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

无论北曲还是南曲,其曲牌功用都有区别:有小令、套数各自专用的曲牌,有小令与套数通用的曲牌。以北曲为例,在300多个曲牌中,为小令专用的曲牌共有30多个,小令与套数通用的曲牌共有50多个,为套数专用的曲牌共有200多个。在套数所使用的曲牌中,只有少数可作为首曲,绝大多数只能作为“过曲”。在北曲中用作首曲的曲牌只有50多个,而常用的只有[醉花阴]、[端正好]、[点绛唇]、[粉蝶儿]、[一枝花]、[新水令]、[夜行船]、[斗鹌鹑]、[赏花时]、[哨遍]等10余个而已,这些被用作套数首曲的曲牌以及如[人月圆]、[金字经]、[卖花声]等专用于小令的曲牌,其增减字句的现象较少;如[喜迁莺]、[醉春风]、[梅花酒]等用于套数过曲的曲牌,其增减字句的现象较多;这种情况表明:就曲式结构而言,用于小令的曲牌和用为套数首曲的曲牌,要比用为套数过曲的曲牌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