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中华文明的宝库

故宫:中华文明的宝库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宫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北京故宫,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北京故宫的600年,是紫禁芳华的600年。这是中国文化史、也是世界文化史的一件大事。故宫还是一座伟大的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所积累的艺术品总汇,而且这些艺术品传承有序。

故宫:中华文明的宝库

文化周刊: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年,历史上相关的记载是怎样的?

阎崇年:《明太宗实录》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初四日记载:“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已告成。”北京皇宫坛庙告成,永乐皇帝在奉天殿(今太和殿)暨殿前广场,接受朝贺,大宴群臣,以及贡使。这就表明,从故宫建成于1420年,到现在2020年,整整600年了。故宫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北京故宫,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北京故宫的600年,是紫禁芳华的600年。这是中国文化史、也是世界文化史的一件大事。只有伟大的中华文明,才有伟大的北京故宫。

文化周刊:故宫是中华文明史上一座文化的宝库,它有什么显著特色?请您举例谈谈。

阎崇年:故宫的建筑形式各样,丰富多彩,是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博物馆。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明太宗实录》记载: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复于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东安门外东南建十王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是成。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明朝规划营建皇宫和京城,是在元大都城旧址基础上,以南京皇宫、城垣为蓝本,而“高敞壮丽过之”。明朝北京皇宫之建筑,其理念之深、选址之优、等级之尊、规模之巨、建筑之高、体量之大、用材之贵、工艺之精、艺术之美、藏品之多,创中国历史之最。北京城是一座伟大的都城,皇宫殿宇是一座伟大的建筑群。(www.xing528.com)

故宫还是一座伟大的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所积累的艺术品总汇,而且这些艺术品传承有序。故宫博物院藏品至2020年,经过清点,凡28类,共1863404件(套)。诸如玉器、青铜器、玺印、瓷器书法、绘画、碑帖、典籍、档案、金器、漆器乐器、织绣、家具、文房、舆图等,其价值珍贵,数量巨大,种类繁多。

比如书画。《平复帖》,西晋陆机书,书风朴拙,行笔挺健,是存世最早的书法名品。此帖从清宫流入民间,张伯驹先生花重金将其购买,藏缝在棉袄里,带出日据的北京城,后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收藏。又如《兰亭序》,冯承素临摹本,被誉为临摹之最精美之本。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宋人摹),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体现六朝时期山水人物的画风。唐阎立本《步辇图》(宋人摹),绘画表现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长安,拜见唐太宗李世民,迎接文成公主前往与松赞干布成婚的历史画卷。卷卷卓异,件件珍品。

又如中国瓷器,唐宋名窑,瓷苑新葩。宋“汝、定、官、哥、钧”和德化白瓷等,故宫多有收藏。元代青花,开启了瓷器史的新时期。明清两代,皇宫在景德镇设立御窑,以举国之力发展瓷器,瓷器艺术达到一个高峰期。明朝御窑的永宣青花、成化斗彩、万历粉彩等,在不断创新。清朝康熙郎窑、雍正年窑、乾隆唐窑为代表的御窑瓷器,不断推陈出新,引领世界艺术风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