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凌烟阁功臣图: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

凌烟阁功臣图: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秦叔宝(?李世民手下猛将不少,但大多都有过做指挥官的经历,唯有秦叔宝的传记,清一色都是武打镜头。等李世民做了皇帝,秦叔宝成了重臣,按说可以坐镇指挥部去指挥战斗了,但他身体不行了。大概是前半生拼杀太凶,身体过度透支了吧,所以,直到贞观十二年去世,秦叔宝基本就是养病。就这样,秦叔宝被定为凌烟阁上的最后一人。把秦琼和尉迟恭当作门神,据传说是源自李世民的创意。

凌烟阁功臣图: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

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 秦叔宝

秦叔宝(?—638),名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是凌烟阁上的最后一个,但在一般人心目中他却是威望最高的,因为《隋唐演义》一类的小说故事中,他常常是主角。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已经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洗去小说、传说给他涂抹的色彩和杜撰的事迹,即便是纯粹研究历史的学者,面对出现在眼前的“秦叔宝”这一符号,也不可能纯净地只想到史实。

在正史中,秦叔宝也没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早年只是隋军的一个普通武将,因作战勇猛而著称,后来兵败投降了瓦岗寨的李密,李密失败后又归了王世充,但他看不上王世充,又归降了李渊,这一步跟他一起走的是程知节。对李唐王朝来说,秦叔宝和程知节同时归降,他们的资历是完全一样的,只是秦叔宝的个人经历要更复杂一些。降唐之后,秦叔宝成了李世民手下的一员悍将,跟随李世民参加了几乎所有战斗,在收服尉迟敬德一役中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李世民手下猛将不少,但大多都有过做指挥官的经历,唯有秦叔宝的传记,清一色都是武打镜头。等李世民做了皇帝,秦叔宝成了重臣,按说可以坐镇指挥部去指挥战斗了,但他身体不行了。大概是前半生拼杀太凶,身体过度透支了吧,所以,直到贞观十二年去世,秦叔宝基本就是养病。至于玄武门之变,秦叔宝到底是否参与还有疑问,各种史料记载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老牌的猛将,他即便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也不会发挥相应的作用,跟尉迟敬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就这样,秦叔宝被定为凌烟阁上的最后一人。(www.xing528.com)

凌烟阁功臣谱出自李唐王朝的官方视角,和李世民的个人感情也有很深的关系。在民间,人们从来就不认为秦叔宝是最后一人,大家更喜欢叫他的名字——秦琼。在戏剧里他贫困卖马,在故事里他恶战尉迟恭,在相声里他穿越时空斗关公……最让他名扬海内外的,是和尉迟恭搭档做起了千家万户的门神爷。中国民宅的门大抵都是对扇的,过年的时候一左一右对应着贴春联,同时也要贴上相应的人物画像用以驱邪避鬼,这就是门神。门神的人选比较多,大致都是著名的武将或法力高深的神灵,而且与时俱进,直到明朝还增补了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胡大海。把秦琼和尉迟恭当作门神,据传说是源自李世民的创意。李世民征战半生,耗尽精力,后来做了皇帝也是励精图治,所以大概是患上了神经衰弱,总觉得当年被自己杀死的人一到夜晚就来索命,无法安寝。于是他叫来当年战场上的这两个贴身保镖,在自己的寝宫门外一左一右侍奉,这样心中安稳,便能好好休息了。这个故事传到民间,两人便成了门神爷。

题词“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两句,和张公谨的一样,也是选取了老杜《洗兵行》中的诗句,但这两句诗只说英雄生逢其时,建功立业,放在凌烟阁哪一位身上都行,似乎缺少针对性,尤其没有能表现出秦叔宝作为勇将的一面。字体学的是刘岑,略显偏门,因为比起前几位书法大家来,宋代的刘岑似乎名气小了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