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8世纪西班牙美术——《美术史》成果

18世纪西班牙美术——《美术史》成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世纪中叶诞生了一位名噪欧洲画坛的浪漫主义加现实主义大师戈雅,当时的西班牙是处在君主专制政体最腐败的时期,教会势力横行,人民生活贫困。1771年他随同一个西班牙斗牛士团去了意大利,以一幅处女作《汉尼拔登越阿尔卑斯山》而获得帕尔玛美术学院绘画竞赛二等奖。1780年起,戈雅艺术进入成熟期,他被马德里接收为圣费南多学院的会员。

18世纪西班牙美术——《美术史》成果

18世纪中叶诞生了一位名噪欧洲画坛的浪漫主义加现实主义大师戈雅(1749—1828年),当时的西班牙是处在君主专制政体最腐败的时期,教会势力横行,人民生活贫困。戈雅虽然大部分艺术活动是在皇宫里,但时代种种精神伤痕在他的艺术中反映的十分深刻。

戈雅的故乡是西班牙北部阿拉岗省萨拉戈沙附近的芬德托多斯小镇,家乡自然环境的严酷以及当地民俗的强悍性,使他从小就养成很倔强的性格,这对他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1771年他随同一个西班牙斗牛士团去了意大利,以一幅处女作《汉尼拔登越阿尔卑斯山》而获得帕尔玛美术学院绘画竞赛二等奖。回国后,他进入皇家的巴尔巴拉织造厂搞壁毯设计,这是他创作的早期阶段。前后共创作了40多幅画稿,以细腻的笔触和华丽的色彩表现了人间天堂的魅力与快乐,如《瓷器市场》、《打阳伞的人》等。西班牙不同阶层的生活是戈雅最关心的题材,画稿中突出表现出画家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他敢于把民间风俗直接搬入画稿中。在那些装饰豪华宫殿里墙壁和天顶上的挂毯上,不仅画有闲逸的达官贵人,也有凡夫俗子、村女、脚夫之类的人物。1780年起,戈雅艺术进入成熟期,他被马德里接收为圣费南多学院的会员。随之又升为该院的副院长,1790年中期开始,戈雅早期那种乐观情绪变成了尖锐讽刺性的和对现实更深入更深刻揭示态度,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与当时社会现状有关,当时的独裁者采取更粗暴的手段,其腐朽性变本加厉,戈雅本人也因重病患了耳病。戈雅的作品与前辈委拉斯开兹所不同的是往往充满着激情,善于不加修饰地揭示人物内心特征,使内心与外表高度统一,这也是他现实主义手法在肖像画上最大的贡献。《查理四世一家》就是典型的一幅。戈雅渐渐失去听觉,像贝多芬一样处在孤独的痛苦中,但他又可以借故摆脱上流社会的交际应酬,更加深沉地思考人生种种问题。于是他创作了一套铜版组画《卡普里乔斯》(又名《狂想曲》),共80幅。在作品中无情地揭露了贵族的腐朽、僧侣的伪善、官吏的厚颜无耻追逐名利以及人民的愚昧迷信、宗教裁判所的残暴。戈雅不靠细节刻画取胜,而是关注画面的气氛,在人物内心与外表动态的结合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戈雅在他最后20年所创作的油画中极力追求真实与自然,大胆地摒弃一切与他所要表现的主体毫不相干的东西,也不再采用鲜艳的色彩,色调沉稳而安定,被画者身上的饰物也删减掉,背景也只单纯地施用一种颜色。《冬妮娅·伊莎贝尔·珂尔波·德·波赛尔肖像》就是此类肖像画中最杰出的一件。(www.xing528.com)

戈雅还画了两件最为有名的反映当时事件的作品,即《1808年5月2日起义》和《1808年5月3日枪杀》。这是揭露拿破仑西班牙事件的两幅姊妹作,尤其是《1808年5月3日枪杀》,突出了起义者在精神上的胜利,颂扬了英勇而崇高的献身精神。法国士兵像杀人机器一样执行着开枪的命令,远处是茫茫的夜空,马德里城廓处在一片阴霾之中,光源是从地上的方形灯箱里投射出来的。法军撤走后,戈雅不再涉足宫廷,而是隐居在自己家中,谢绝与世交往,画了许多幻想性的噩梦似的作品,大多用黑褐色表现,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黑色时期”。作品《索坦食子》暗示出,那些国家命运的掌握者不断残骸人民,正如这个吞食自己儿子的巨魔一样。戈雅在晚年还作了一套铜版画,共82幅,题为《战争的灾难》,描写的是人民在斗争中的英雄事迹,同时也揭露了侵略者的野蛮残暴。当反对君主政体的力量再次强大时,戈雅移居法国的波尔多直到去世,他的艺术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他所创立的艺术风格使他成为浪漫主义的先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