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谭延闿与谭泽闿的民国书法鉴藏录

谭延闿与谭泽闿的民国书法鉴藏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正精卓——谭延闿谭泽闿谭延闿,字祖安、组庵,亦作祖庵、祖,号畏三,别署畏公、无畏、慈卫、非庵、讱斋、逸门、非翁、左庵。2012年秋季天津国拍“天津文物”专场推出兄弟二人书法对联各一副,谭延闿行书七言联,底价3万元,谭泽闿行书八言联,底价8000元。

谭延闿与谭泽闿的民国书法鉴藏录

严正精卓——谭延闿 谭泽闿

谭延闿(1876—1930),字祖安、组庵,亦作祖庵、祖img275,号畏三,别署畏公、无畏、慈卫、非庵、讱斋、逸门、非翁、左庵。湖南茶陵人。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元(会试第一名),连捷成第二甲第二名进士。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自此以后,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彻底结束。

谭延闿行书七言联

谭泽闿行书立轴

辛亥革命后,谭延闿曾三次督湘,又随孙中山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长、湘军总司令北伐成功后,曾两任国民政府主席,一任行政院院长等要职,1930年因脑溢血卒于南京,葬于中山陵之侧。今南京中山陵奉安纪念碑及飨堂四壁建国大纲,以及奉化溪口蒋母墓碑,字迹端庄雄健,精彩照人,皆出自谭延闿当年之手笔,至今完好无损。

谭延闿虽翰林出身,其书却较少馆阁体乌、光、方、熟之弊。他的书法貌丰骨劲,味厚神藏。台湾商务印书馆版《民国书画家汇传》载:“谭延闿之楷书于右任草书胡汉民隶书、吴敬恒之篆书,合称为党国四元老、四书家”。(www.xing528.com)

谭延闿行书四条屏

谭延闿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驰名书坛,楷书学颜真卿,得《麻姑仙坛记》神髓,又吸取刘墉的“以搭锋养势,以折锋取姿”,进而领悟钱沣楷法结体,上紧而下松,其势乍看平稳,实则平中寓奇,雍容端庄而不呆板凝滞。行书仍是颜体的雄厚丰腴和宽博正大,又糅以米芾的洒脱倜傥,兼采会融,化古为己,并无生拼硬凑的习气。“把字写得既骨力沉劲,而又气格开张,在清朝晚期何绍基、翁同龢大家的学颜面目之外,又创立了一个独具的新貌,从而成为民国时期学颜最为有成的第一大家”(洪丕谟《点击中国书法·近现代书法》)。有分析家认为,谭延闿所处的时代,正是包世臣、康有为所倡导的碑学理论风靡之时,大部分学书之人皆崇尚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尊碑抑帖,尊魏卑唐。然谭延闿没有随波逐流,学书自有主见,对颜书情有独钟,实在难能可贵。观其作品,让人感到貌丰骨劲、味厚神藏的意致,并可悟到前人所谓“真颜不肥”之论是很有见地的。

谭泽闿(1889—1947),与其兄谭延闿同为民国时期的著名书家,为艺林所重。据载,他少孤,而能孑然自振。诗文殊工,临池亦勤。他的书法学颜真卿而气格近翁同龢,雄浑腴美,有雅俗共赏的特点。由于他在上海鬻书取润低廉,求者甚众,但仍不定高润例,有求书市招,亦不自高身价,皆乐意应之。因而,他的书法在当时较为吃香。民国时期的上海,市招鳞次栉比,争奇斗艳,而谭泽闿的牌匾数量尤多。

谭泽闿行书八言联

谭氏兄弟的书法在现今艺术品市场时有所见,价值一般在万元至数万元之间。上海朵云轩曾推出谭延闿楷书七言联(204厘米×37厘米),估价8000至10000元,成交价2.6万元。其后又拍卖潭泽闿书法对联(176厘米×37厘米),估价2000元至4000元,成交价1.87万元。2012年秋季天津国拍“天津文物”专场推出兄弟二人书法对联各一副,谭延闿行书七言联(152.5厘米×40厘米),底价3万元,谭泽闿行书八言联(143厘米×24厘米),底价8000元。谭泽闿的书法往往低于其兄,但也很有市场。泽闿书风的形成及其在上海鬻书受到欢迎,与其兄的名气、地位和影响不无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