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字:汉民族文化思维的镜像

汉字:汉民族文化思维的镜像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林波汉字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项民族心智系统工程,它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思维典型的形象特征。汉字字形构成谐调对称的有机整体,具体而又集中地展示了汉民族辩证思维中的两两相对又相互补充的运思原则。汉字作为汉文化的代码,记录了汉文化的全部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保持了表意体系的汉字,本身就是历史,就是古代社会的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镜像。

汉字:汉民族文化思维的镜像

高林波

汉字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项民族心智系统工程,它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最简单的象形文字也都包含着从感觉到抽象,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念这一逻辑思维的萌芽。

汉字的构形体现了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具象特征。古文字的构思往往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汉字造字的“六书”即以“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为基础的。“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标记来指事的,“会意”是在原象形的基础上逐步深化,通过形象的复合来提示人们的思维和联想的,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象征符号,“形声”则是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增加声符来扩大文字再生产的。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思维典型的形象特征。这种形象特征往往是多样化的。例如女性的形象在汉字中既有双手放在腹前的,又有带发的,还有描眉、突乳、哺乳的。有些事物的属性是无形的东西,如声音、气味等,先民为这一类意义的语词来构造文字,同样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例如,甲骨文的“声”字有这样的构形:一只手拿着一柄小锤敲击石磬,再画上一只耳朵,一张口。手执小锤敲击石磬这一基本图形即是对声音的曲折表现,还嫌不够,所以再用“口”形来暗示有声音发出,用“耳”形来强调声音入耳,通过这种意象图形,把本来是听觉器官的声音,转化成能看到的声音。这是化无形为有形的典型例子。

汉字的构形浸透着汉民族辩证思维方式的运思法则。汉字的字形为方块形,不论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都必须置于预先设定的方框内,书写时总是围绕方框内的一个焦点,向上下或左右两极或上下左右四极延伸,力求所构造出的字体的各个部件围绕着造字取意的角度,既能凝聚成一个整体又呈谐调对称,这是汉民族“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辩证自然观对汉字字形的制约和体现。汉字字形构成谐调对称的有机整体,具体而又集中地展示了汉民族辩证思维中的两两相对又相互补充的运思原则。汉字有一大批字都成对地用同一义符设计,在形体上对称,在结构上互补,渗透着汉民族祖先的阴阳意识。例如地势分“阴阳”,婚姻分“嫁娶”,元气分“魂魄”,明暗分“杲杳”,双手分“左右”,牲畜分“牝牡”,禽鸟分“雌雄”,方位分“上下”,形体分“凹凸”等。

汉民族的系统思维方式,在汉字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上古的会意造字方法,体现了汉民族对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综合思考。如“弃”,甲骨文写作双手持簸箕,端走一个新生的还淌有羊水婴儿的形状,表示欲弃置于外。“召”,甲骨文写作将食器中盛满肉一类的诱人食物的形状,表示召人前来就餐、聚会、谋事等。“寒”甲骨文写作代表房屋、人、草、冰四类象形符号组成一个符号集群以表示寒冷的抽象意义,即冬天来了,冰天雪地,屋子非常冷,人只好钻进草中御寒。“盥”的造字方法就是“双手在盆中用水洗”,由“双手”“盆”“水”这些相应对象组成一个字表达它们环绕的核心“洗”的意思。“涉”的造字方法反映了“两足分立跨过水”的形象,由两“趾”和“水”这些对象组成一个字表达核心“跨过”的意思,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汉字作为汉文化的代码,记录了汉文化的全部历史。每个汉字都贮存着丰富的信息,都有自己的发展史。汉字所贮存的难以穷尽的信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智慧的启迪,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保持了表意体系的汉字,本身就是历史,就是古代社会的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镜像。(www.xing528.com)

◎我思我在

1.文中第3段提到“嫁娶”等词渗透着阴阳意识,你还能找出一些吗?如:

凤______ 孑_______

2.这种阴阳辩证意识是汉字特有的吗?其他文字有吗?比如你熟悉的英语

3.右图为“丰”的古文字写法及图解,联系文中提及的镜像现象,你能看出其中蕴含了哪些思维方式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