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戏曲打击乐器:锣鼓经与锣鼓谱的基础和规范化

戏曲打击乐器:锣鼓经与锣鼓谱的基础和规范化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戏曲打击乐器锣鼓谱式。锣鼓经简称锣经。在一般观念上,它又是“锣鼓点子”或“锣鼓谱”的同义词。现行的锣鼓谱大致有3种类型:①以汉字书写的锣鼓经谱;②以拉丁字母为音符的锣鼓简谱;③分行式打击乐总谱。第2种类型属于简谱形式,它是以锣鼓经为基础,选用拉丁字母作为音响符号,代替了原用的汉字,并在用字和读音上做了必要的精简和统一,使之规范化。

戏曲打击乐器:锣鼓经与锣鼓谱的基础和规范化

戏曲打击乐器锣鼓谱式。锣鼓经简称锣经。是将打击乐中各种锣鼓点子的音响以口头模仿诵念,如僧侣诵唪禅经,故借喻为锣鼓经。在一般观念上,它又是“锣鼓点子”或“锣鼓谱”的同义词

戏曲艺人学习打击乐,大多采用口传心承。乐手须先念会、背熟“经诀”和掌握其板眼节奏,然后再练习演奏。有“不会背,打不对;会念经,容易通”的谚语。然而,作为口头诵念的锣鼓经,毕竟很难达到完备和统一的程度,而且不容易保存和流传。把锣鼓经的各种套数中所包含的音响节奏、组合结构,较为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出来,就需要以分行联合总谱形式记录。这种记录的谱式就叫锣鼓谱。

现行的锣鼓谱大致有3种类型:①以汉字书写的锣鼓经谱;②以拉丁字母为音符的锣鼓简谱;③分行式打击乐总谱。

第1种类型,属于旧式的直行书写形式,它是把锣鼓经用相应的汉字记录成谱。这种谱式所用的代音字较为繁杂,念法上各剧种也不够统一。早年的戏曲乐谱和民间器乐谱,常因袭沿用此种乐谱。

第2种类型属于简谱形式,它是以锣鼓经为基础,选用拉丁字母作为音响符号,代替了原用的汉字,并在用字和读音上做了必要的精简和统一,使之规范化。这种谱式书写简捷,眉目清楚,与通用音乐简谱节拍、时值协调一致。(www.xing528.com)

以上两种类型的锣鼓谱,都属于单行式的文字谱。严格说来,用单行谱式记录多种器乐的组合,都有其不足之处。

第3种类型系分行式总谱,采用代音字或是符号式,它不仅能分别表明各个乐器演奏的实际时值,而且各种音响的组合,也一目了然,并将鼓板与锣、钹的关系清楚地标明出来,是比较科学的记谱方式。

熟悉锣鼓经(谱)对于文场乐手和演员说来,也很重要。文场乐手必须掌握锣鼓点子与曲调、板式的关系,演奏时衔接才能严紧、默契;演员娴熟锣鼓经,能增强表演和唱念上的节奏感和准确度。虽然不要求他们掌握演奏技术,但能谙知,对表演确有很大裨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