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疫苗接种及动物源性疾病防控

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疫苗接种及动物源性疾病防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年儿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人群,如麻疹、水痘、流脑、百日咳患者几乎全是6个月至15岁的少年儿童。预防接种对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广大的农村、山区和牧区的中小学生与动物接触的机会较多,常有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其中狂犬病的危害最大,死亡率极高。

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疫苗接种及动物源性疾病防控

人类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寄生虫。能够使人体发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在医学上称为病原体,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使人生病,而且,如果病人与其他健康人接触后,会使健康人也生病。疾病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过程叫传染。人还可以通过与动物的接触被传染上疾病。总之,这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传染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1.预防肠道传染病

各种病原体经口进入人体使人发病,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称为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等。

为什么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因为它的传播途径特别多,病原可以通过水、食物,以及手、苍蝇蟑螂等媒体进入人体。另外,病人和身上带菌(病毒)的人可以长期排出病原体。人群中只要有一人患病,很快就会传染许多人。有些肠道传染病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如乙型肝炎可以经未消毒的针头或病人的血液而传播,脊髓灰质炎可以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

肠道传染病在不同季节里发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较多发,这与苍蝇活动频繁、繁殖加速、人们接触生冷饮食、瓜果蔬菜较多有关。要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搞好厕所卫生,严格粪便和污水处理,消灭老鼠、苍蝇、蜘蛛等有害动物。中学生要与家长一起搞好家庭卫生,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冲洗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等卫生习惯。

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吐痰时可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进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其中流行性感冒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死亡率最高。

患呼吸道传染病后就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吐痰、闷气、流鼻涕、喷嚏、流泪等,有些还能使人出疹,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期主要在发病期,病愈之后,传染性就很快减弱。但也有例外情况,如白喉、流脑、百日咳等,病愈后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少年儿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人群,如麻疹、水痘、流脑、百日咳患者几乎全是6个月至15岁的少年儿童。

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发生,因为在冬春季气温较低,人们在室内活动时间相对增多,人群聚集可加速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另外,在冬春季节天气寒冷,人体受凉后抵抗力下降,也是容易发病的一个因素。

预防接种对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些疾病如不进行预防接种,一生中迟早要被传染,如水痘、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病人隔离治疗,不乱吐痰、擤鼻涕,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室内每天要开窗2次,每次10分钟通风换气。这样可以使室内空气中病菌减少80%左右。

3.预防虫媒传染病(www.xing528.com)

通过昆虫而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传染病。如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虱可传播斑疹伤寒。在中学生中,常见虫媒传染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斑疹伤寒等。

为什么昆虫会传播疾病呢?因为蚊子、跳蚤等昆虫有吸人血的特征,当它们吸了病人的血后再去叮咬健康的人,就会把病原体传入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发病。还有如传播斑疹伤寒的虱,把粪便排在人体皮肤上,当人抓搔皮肤造成轻微破损时,虱粪便中的病原体就会从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另外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眼睛等进入人体。

虫媒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吸血昆虫活动和繁殖高峰季节也是虫媒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季节,有利于吸血动物生存的地区就是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地区。例如,传播疟疾的蚊子在高温、潮湿的地区和季节能大量繁殖和生存,因此,我国南方比北方更易发生疟疾流行,夏秋季比冬春季发病率要高。

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方法是彻底消灭蚊子、虱等吸血昆虫。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检查治疗,充分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具体来说,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是接种乙脑疫苗

4.预防经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动物中有一些传染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传染给人类,如鼠能传染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病,狗、猫、狼能传播狂犬病,家畜、禽类除能传播上述疾病外,还可以传播乙型脑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这些经动物传播的疾病叫动物源性传染病。

动物源性传染病是怎样发生的?

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1)接触了有病动物和其粪便,如鼠疫、炭疽。(2)被有病动物咬伤,如狂犬病。(3)食入了被有病动物污染的水和食物,尤其是吃了没有煮熟的有病动物的肉和乳汁,如布氏杆菌病。(4)吸入被有病动物污染的空气飞沫,如炭疽。(5)被有病动物身上的吸血昆虫所叮咬,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

我国广大的农村、山区和牧区的中小学生与动物接触的机会较多,常有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其中狂犬病的危害最大,死亡率极高。被狂犬咬伤后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

预防动物源性传染病的要点是杀灭有害动物,如消灭老鼠、杀死并深埋病狗、病猫。搞好畜禽栏圈卫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如被狗、猫咬伤抓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