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染病监测与预防接种

传染病监测与预防接种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8年6月,将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体检和预防接种工作委托甘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门诊部承担。1992年11月24日,兰州至香港旅游包机首次开航,兰州卫生检疫局在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开展了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

传染病监测与预防接种

甘肃检验检疫机构自1992年开始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及传染病监测报告、检疫传染病及重大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与监测,并承担口岸艾滋病防治与宣传职责,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出入境人员健康检查与传染病监测报告

1992年—1996年5月,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和传染病监测工作由兰州卫生检疫局业务处管理。1996年6月,兰州卫生检疫局将原业务处划分为卫生监督科和检疫查验科,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业务由检疫查验科负责,其他工作由卫生监督科负责。1998年6月,将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体检和预防接种工作委托甘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门诊部承担。1999年“三检”合一后,甘肃检验检疫局成立甘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主要负责入出境人员的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工作,并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1992年9月1日—15日,马鬃山公路口岸首次对外开放,尚处于筹建阶段的兰州卫生检疫局成立马鬃山办事处,对前往蒙古国的中国籍人员实行健康检查和传染病监测。1992年11月24日,兰州至香港旅游包机首次开航,兰州卫生检疫局在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开展了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当年共开展传染病检测体检278人次、交通工具员工29人次。

1993年8月,国家卫生检疫总所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办出境人员传染病保险的联合通知》。当年,兰州卫生检疫局共为629名出国人员代办了传染病保险。

1995年,兰州卫生检疫局开始开展出境劳务人员选拔预检查和体检业务,先后为兰州火电公司、兰州第二热电厂、西固热电厂、甘肃省建筑总公司等单位提供预检查和体检服务。预检项目为常规体检和乙型肝炎,待人员确定后,出境前按照《国际旅行人员体格检查表》进行全项目体检。

1997年,兰州卫生检疫局开始开展涉外婚姻体检业务,当年体检11人次,检查项目与出入境人员相同;2000年开展涉外婚姻体检8人次,检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1例。

1998年6月,兰州卫生检疫局受甘肃省社会保障管理局委托,开展出境人员吸毒检测,对派往澳大利亚的61名劳务人员进行尿吗啡项目检测。

2008年8月,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甘肃灾区200名中小学生于暑期赴俄进行21天的疗养。甘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分别于7月11日、7月18日免费为200名学生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尤其对患有严重疾病、皮肤疥疮、虱病或其他传染病的学生进行细致排查,联合甘肃省疾控中心免费进行疫苗接种。

1992年—2010年,甘肃检验检疫机构共开展传染病监测体检50536人次,检出并报告各类传染病1398例。

二、口岸检疫传染病及重大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

1994年4月13日,国家卫生检疫总所发出《关于加强对来自蒙古流脑检疫的紧急通知》明传电报,要求加强对来自蒙古的交通工具监测、人员检疫。兰州卫生检疫局对前往蒙古的人员提供国际旅行健康咨询服务。

1994年夏,中国南方多省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霍乱疫情明显上升(当年全国上报霍乱发病34027例、死亡287例),与甘肃通航的香港地区也出现霍乱病例。7月15日,兰州卫生检疫局向民航甘肃省管理局、西北航空公司甘肃公司下发《关于加强兰州空港霍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对航班的卫生监督、卫生处理,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垃圾、灭蝇)。

1994年8月26日—10月5日,印度8个邦报告了5150例可疑性肺鼠疫或腺鼠疫。10月6日,国家卫生检疫总所下发《关于贯彻国务院领导批示落实卫生部〈关于防止鼠疫传入我国的紧急请示〉的紧急通知》。兰州卫生检疫局按要求在健康申明卡中临时增加“来华前10日内是否去过印度”一款,对印度经他国来华前未超过10天的人员实施隔离留验。

1995年3月16日,国家卫生检疫总所发出《关于加强霍乱卫生检疫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做好来自疫区的人员、进出口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卫生检疫,兰州卫生检疫局对来自香港的包机航班进行重点检疫查验。

1995年5月18日,国家卫生检疫局发出《关于防止埃博拉病传入的紧急通知》明传电报。兰州卫生检疫局向有扎伊尔旅行史的人员发放《就地诊验记录》并交代申报事宜。

1996年8月13日,兰州卫生检疫局向民航甘肃省管理局、西北航空公司甘肃公司下发《关于口岸地区灭鼠防病工作的通知》,要求组成兰州机场口岸地区灭鼠防病队伍,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同日向兰州海关发出《关于加强鼠疫卫生检疫的通报》,请海关配合开展出入境集装箱货物的卫生检疫工作,对来自鼠疫疫区的集装箱货物,凭卫生检疫机关的查验证明和卫生处理证明办理海关手续。

1996年9月,兰州卫生检疫局按照卫生部《关于监测O157-H7大肠杆菌的紧急通知》和甘肃省卫生厅的要求,在口岸食品卫生监督中开展O157-H7大肠杆菌监测。(www.xing528.com)

1996年12月11日,甘肃省口岸办公室下发《关于成立口岸防病应急处理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兰州卫生检疫局将鼠疫疫情及时通报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口岸单位在检查、查验时发现可疑问题,及时通报卫生检疫机关。

1997年9月24日,兰州卫生检疫局向民航甘肃省管理局、西北航空公司甘肃公司下发《关于加强兰州航空口岸以霍乱为重点的腹泻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口岸地区开展肠道传染病防治,做好“三管一灭”和霍乱染疫航空器的判定及紧急上报工作。

1998年6月4日,兰州卫生检疫局向民航甘肃省管理局、西北航空公司甘肃公司下发《关于做好兰州空港口岸鼠疫等疾病卫生检疫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配合开展媒介防控工作,安排口岸灭鼠行动,保证8月份的“98兰交会”顺利举办。

2006年2月10日,甘肃检验检疫局与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交通厅、兰州铁路局、甘肃机场集团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建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小组,建立部门例会制度,明确资源共享要求。

三、口岸艾滋病监测与防治

甘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卫生部和上级单位要求,通过口岸卫生检疫查验、传染病检测、医学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措施,长期开展口岸艾滋病防治工作。

1993年9月27日,北京卫生检疫局在首都机场入境人员中检出1例甘肃籍艾滋病毒感染者,兰州卫生检疫局对其同行人员和家属进行了跟踪监测,共监测89人,未发现其他感染者。兰州卫生检疫局于11月13日向甘肃省人民政府做了专题汇报,提出加强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对出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1999年9月,甘肃检验检疫局在兰州卫检局传染病监测实验室基础上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针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2000年10月,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获得国家检验检疫局颁发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证书。是年,被评为质检系统10个艾滋病初筛优秀实验室之一。2004年,甘肃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通过ISO/IEC17025认可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2005年3月23日,甘肃检验检疫局印发《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案》,制定7项措施:把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和疫情报告,加强口岸重点人群和血制品检验检疫,严格规范艾滋病检测工作,加强实验室建设和队伍培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2008年,甘肃检验检疫局修订《甘肃检验检疫局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将艾滋病监测宣传所需经费纳入预算,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和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管理,加强口岸重点人群和血制品的检验检疫,严格规范检测工作,加强国内外的学习与交流,投入专项奖金重点加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设。

从1992年起,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甘肃检验检疫机构与省卫生厅共同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在各部门的办事大厅、出入境口岸、各报检大厅等人流较大的场所建立艾滋病宣传监测点,设置宣传箱,开展宣传与监测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当地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组织的工作和以艾滋病预防控制为目的的各项公益活动。2003年—2009年,每年12月1日向出国劳务人员发放安全套。2010年12月1日,在机场口岸向所有出国人员发放安全套,2003年—2010年,年均发放安全套700多人次。1992年—2010年,甘肃检验检疫机构对健康体检的人员均开展艾滋病检测项目的检查,共进行艾滋病检测50536人次,检出HIV 阳性3例。

四、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

1997年8月26日,兰州卫生检疫局向民航甘肃省管理局下发《关于开展口岸地区秋季灭鼠的通知》。9月,受西北民航局甘肃机场公司邀请,兰州卫生检疫局对兰州中川机场大面积突击灭鼠工作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经查阅有关部门调查资料,汇集整理出口岸啮齿动物及病媒昆虫分布情况:兰州航空口岸所在的兰州地区分布啮齿动物4科3亚科9属16种,蚊类3属9种,蝇类3科6亚科12属13种,蜱类1科4属8种,蚤类5科13属19种;马鬃山口岸所在的酒泉地区分布啮齿动物3科3亚科10属10种,蚊类3属11种,蝇类3科6亚科9属9种,蜱类2科3属3种,蚤类4科9属15种。

1998年,兰州卫生检疫局自筹资金首次开展航空口岸区域内媒介生物监测,开展了蚊蝇密度季节消长本底调查。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选择人房、畜圈作为蚊虫密度调查点,选择公园门口、老机库两个水渠积水点作为蚊幼虫密度调查点,选择集贸市场、食堂后院作为蝇密度调查点,每月分上、中、下旬进行3次调查。共采集蚊幼虫标本134只,成蚊标本292只,经鉴定为2亚科4属9种;蝇类标本225只,经鉴定分属3科7亚科20属38种。查询文献历史资料,汇集整理了《兰州卫生检疫局辖区口岸啮齿动物及病媒昆虫分布情况》。

2001年7月,质检总局发布《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定》,要求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开展医学媒介生物摸底调查工作,每四年为一周期,主要对象为鼠、蚤、蚊、蝇、蜱、螨、蠓、蜚蠊,同时要求在开展检疫查验、卫生监督等工作中,对医学媒介生物进行动态监测,使口岸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走向常态化、制度化。

2003年12月,甘肃检验检疫局首次申请到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甘肃口岸媒介生物分布及鼠疫等疾病研究》(编号:2GS042-A41-010),从2004年4月—2005年5月,在兰州中川机场地区开展了为期1年、每月1次的医学媒介生物(鼠、蚤、蜱、螨)本底调查及日常监测工作。采取夹日法在室外布放鼠夹10800架次,室内布放3600夹次,共计采集啮齿动物类1479只,隶属3目7科13种,其中:兔形目包括草兔、达乌尔鼠兔,啮齿目包括阿拉善黄鼠、黑线仓鼠长尾仓鼠、短尾仓鼠、黑线毛足鼠(系甘肃境内首次发现)、子午沙鼠、长爪沙鼠、小家鼠、褐家鼠、五趾跳鼠,食虫目包括臭鼩鼱。另外,检出宿主动物体外寄生蚤1134只,隶属5科12属16种,检获蜱及体虱156只。基本查明了兰州机场口岸啮齿类动物种群组成、分布特征、动态数量,以及口岸藻类种群组成、蚤指数、染蚤率及季节消长规律,对捕获的各种医学媒介生物制成标本,建立了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标本室。该课题于2008年5月15日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编号:甘科〔2008〕第072号)。课题论文《兰州航空口岸啮齿动物种群动态及动物流行病学意义》发表在《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年第5期,《兰州空港口岸地区肾综合出血热疫源地调查》发表在《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