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亲:女性最神圣的职责和角色

母亲:女性最神圣的职责和角色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肉体与精神,家庭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诞生的摇篮。正如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一样,我们同样可以说,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首要的原因,就是母亲与孩子的天然联系。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母亲就是他的全世界。母亲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温饱,同时也提供着精神上的慰藉。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因为,做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

母亲:女性最神圣的职责和角色

无论肉体与精神,家庭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诞生的摇篮。

正如父亲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一样,我们同样可以说,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

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福禄培尔曾经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而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也有一段异曲同工之妙的话:“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为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如此重视母亲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的作用?首要的原因,就是母亲与孩子的天然联系。十月怀胎,儿童寄生于母亲体内,并不是一个只汲取母亲体内营养的生物体,而是一个通过母亲去感受外部世界学习体。中国古代的“胎教”就非常重视母亲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要求母亲“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这些要求尽管现在看起来有些荒谬,但是,就重视母亲在怀孕期间的生活状态与情绪反应而言,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母亲就是他的全世界。母亲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温饱,同时也提供着精神上的慰藉。母亲微笑,就是世界向他微笑;母亲歌唱,就是世界向他歌唱。心理学家雷纳·施皮茨在研究中发现,如果一个婴幼儿没有感受到这样的爱,即使物质上并不匮乏,也会因为冷落真正失去活力,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他将这种病症称为“孤儿院症”。

所以,哪怕一个普通的母亲在满足着儿童最简单的食物需求时,也是在同时满足着儿童对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需求。但直至今日,很多母亲都并不明白这一点。就拿母乳喂养来说,母乳营养丰富、安全、容易消化吸收,是最适合孩子成长需要的。90%以上的母亲也完全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但许多母亲因为把母乳喂养视为简单地满足孩子生理需求的过程,而以奶粉替代或者奶妈代劳。其实,母乳喂养同时还是建立母子一体感的重要方式,是孩子精神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有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话虽然说得有些刻薄,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人类的爱应该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爱。这就是我们新教育说的“智慧爱”。一般情况下,母亲爱孩子近乎天性。没有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是不同的母亲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爱的方式——本能的爱或者智慧的爱。本能的爱,往往只关心孩子的温饱与安全;智慧的爱,还要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心等心理需求。(www.xing528.com)

我认为,对于母亲来说,在教育上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在母亲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一条特殊的纽带,特别是在孩子诞生的初期,尤其要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曾经对刚刚出生时婴儿的环境与教育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母亲应该尽可能与婴儿多交流接触;让婴儿的环境与母亲体内的安静、黑暗、恒温尽可能相似,在温度、光线和声音等方面与出生前不要相差太大;抚摸与抱起婴儿要尽可能轻柔;等等。母子心连心,母子之间的纽带并不因为婴儿从体内来到了体外而改变。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再好的设备,再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无法替代母亲对孩子的爱。为什么要给母亲放产假?不仅仅是要给母亲休养生息的时间,不仅仅是要给母亲哺乳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给母亲与孩子亲密接触的时间。

第二,要尽早给孩子朗读,讲故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与兴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本身也是建立亲密感,培养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对阅读的兴趣的重要途径。美国学者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在《朗读手册Ⅱ》的扉页上曾经引用过这样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许多妈妈只知道孩子有喝奶的生理需要,却不知道孩子有精神成长的需要,不知道亲子共读给孩子一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所以,如果说哺育孩子是兼具满足孩子的心灵需求,那么亲子共读则是直接哺育孩子的心灵。在孩子婴幼儿的关键时期,母亲的儿歌、童谣、故事,母亲与孩子一起翻阅的图画书,是给孩子一生最根本的营养,最重要的礼物。

第三,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一个家庭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夫妻之间也难免对许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求同存异,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忌讳母亲与父亲或者家庭的其他成员在孩子面前激烈争吵,让孩子无所适从。天长日久,孩子就会利用父母或者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投机取巧。所以,夫妻之间如果有不同意见,应该尽可能学会交流,学会妥协。就算无法做到这些而吵架,也一定要回避孩子,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亲的作用就比父亲更重要。但是毫无疑问,在孩子诞生的最初阶段,母亲的作用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所有成为母亲和将会成为母亲的人一定要记住:母爱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与研习;母亲也是一门职业,需要学习和探究。因为,做母亲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