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迅速发展的新兴跟踪技术

迅速发展的新兴跟踪技术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商业机构还在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人员,对新型跟踪技术进行研发。随着营销跟踪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已经开始使用“深层封包监控技术”监控公司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各大网站普遍使用的行为跟踪技术,在隐私保护的政策中很少得到披露。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对跟踪技术进行防范与选择,往往也达不到效用。新兴跟踪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了网络信息隐私保护领域的新威胁。

迅速发展的新兴跟踪技术

互联网时代,为了追踪、分析与说服消费者,广告商已经开发出了很多便捷与成熟的营销跟踪技术,在线广告营销伴随着每一个上网浏览网页的用户。广告行业借助不同的技术,如Cookies、Flash cookies、beacons、Html5 canvas fingerprinting,对用户行为进行追踪。而商业机构还在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人员,对新型跟踪技术进行研发。

Cookies是网站服务器在用户的内存或硬盘中保存的用来记录用户浏览的网页地址、网页停留时间、网页上键入的用户名、密码、用户浏览习惯等方面的小型浏览文件。它并非是由本机的浏览器生成,而是当我们浏览网页时,从所浏览的网站发送过来的,用来检测我们在做什么的小型数据包,只不过通过浏览器保存在了本机上。它不仅可以对用户行为进行跟踪,还可以为用户推荐曾经访问的网址,省去用户重新输入网址的麻烦,用户不必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实现登录。

Cookies引发的最大问题是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背景下,对用户行为进行跟踪、记录,这往往会引发第三方(如行为广告商)的介入。广告商在采集到Cookies数据后,会有针对性地通过行为营销的方式向用户投放其可能感兴趣的广告,而在线广告商会向网站服务商支付报酬。行为营销的技术通常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因此,这种模式会涉及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侵犯。[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站开发人员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方法——Flash cookies,用以跟踪用户的网上行为。网站的开发人员认识到,传统的HTTP下的cookies并不稳定,用户可能会随时清除掉浏览器中的HTTP Cookies,或者在浏览器选项中,手动将它设置为禁用模式。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指出,被用户删除的HTTP Cookies可以利用Flash cookies中的信息进行重写,获得重生,这样HTTP cookies里原来保存的数据就会重新呈现在分析者面前。用户所采用的传统禁用或清除浏览器中Cookies的方法,无法抗衡网站对用户网上浏览历史的重写、跟踪与记录。[15]

Becons技术则可以让广告公司实时监控用户浏览网页的行为。监控的内容包括用户如何移动鼠标、打印了哪些信息、检索了哪些信息、在表格中填入了哪些信息。随着营销跟踪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网络服务提供商已经开始使用“深层封包监控技术”监控公司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16](www.xing528.com)

近两年,很多网站与跟踪软件都开始使用Html5 Canvas Fingerprinting这项新技术对互联网用户的网上行为进行跟踪。实际上,每一个浏览器都有自己的特征。网站可以检测用户的浏览器版本、操作系统类型、安装的浏览器插件、屏幕分辨率、所在时区、下载的字体及其他信息。[17]而Canvas是Html5中动态绘图的标签,每一种浏览器会使用不同的图像处理引擎,不同的导出选项,不同的压缩等级,这会使得每一台电脑绘制出的图形有些不同,而这些图案能够用来给用户分配特定编号,这个编号被视为是“指纹”,能够用来识别不同的用户。[18]学者埃克斯利(Peter Eckersley)进一步指出了与浏览器指纹相关的隐私风险,其中服务器端程序可以向浏览器查询相关配置的信息,将特定的计算机识别出来。[19]有学者指出,如果要避免指纹跟踪,人们需要禁用网站的一些关键功能,如JavaScript与Adobe’s Flah技术。[20]而截至2010年,BlueCava,一家在线跟踪公司,声称拥有2亿个设备的指纹。[21]即使是电脑高手,面对Canvas指纹跟踪技术,也很难保护自己的隐私。Html5 Canvas在使用功能上,不仅可应用于图片的处理,它还能应用到监视用户的鼠标移动、键盘输入等。目前来看Canvas指纹跟踪很难被阻挡,只要用户使用浏览器上网,用户的网上行踪就如同处于公开状态一般。

大量的实证研究揭示出互联网广告商不断地使用新的、不为人们熟知的技术跟踪消费者行为,很多跟踪技术对于众多消费者而言,甚至都不曾听闻。各大网站普遍使用的行为跟踪技术,在隐私保护的政策中很少得到披露。即使是反跟踪工具与最强大的信息隐私保护设置,也不能有效且普遍地对它进行制衡。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对跟踪技术进行防范与选择,往往也达不到效用。新兴跟踪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了网络信息隐私保护领域的新威胁。纯粹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将损害到消费者践行个人自治的实践与能力,消费者手中的选择权,也将成为一项徒有虚名的权利。此领域需要引入法律干预。[22]

如何从法律规制的路径阻断Cookies、Flash cookies、beacons、HTML5 Canvas Fingerprinting等技术对我们的持续跟踪、骚扰,如何披露并告知用户谁是其背后的控制者,并为用户提供是否分享个人信息的选择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