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17年英军攻占巴格达章节:战略方向促成胜利及对英国威信的影响

1917年英军攻占巴格达章节:战略方向促成胜利及对英国威信的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众认为,攻陷巴格达的作战是荣耀的,而导致库特最后投降的则是黯淡无光的。如上所述,1917年攻下巴格达应归功于战略方向正确,以及策划补给与运输工作者的能力。罗伯逊从国内发来指示,要求莫德停止进一步攻击。由于这些战略性的胜利,使莫德批准攻取巴格达的计划。3月5日,他从阿奇奇亚向巴格达进发。第二日下午,莫德率军进城,在巴格达无数征服者名单上平添了一行新名字。攻下巴格达,对于英国的威信与所有联军的士气具有

1917年英军攻占巴格达章节:战略方向促成胜利及对英国威信的影响

1917年3月11日,英军进入巴格达的行动,曾给予世人无穷的想像空间。除了这座“一千零一夜”中著名城市的浪漫魅力之外,这次行动对于1916年一整年联军低迷的攻势,颇具曙光般的象征性。即使现今出炉的历史资料,冲淡了其原先深受欢迎的印象,所披露的战绩并不如当时令人震撼,但其精神层面的意义与价值仍不容抹煞。但如果要客观论述早期打过中东战争又失败者,我们应了解深藏在现时大众看法下的错误见解。大众认为,攻陷巴格达的作战是荣耀的,而导致库特最后投降的则是黯淡无光的。

这场会战的战略与运作架构比以前正确得多,也有把握得多。但是在战术执行上,尽管英军具有压倒性优势兵力,却因几次机会的丧失而使攻势蒙上污点。当了解当时国家处境之艰难,我不禁感觉这次会战有如杀鸡用牛刀,而且鸡还曾逃掉。如果我们以质而不以量来检验战绩,则先前汤曾德第六师的作为,的确为英国战史写下完美的一节。当时汤曾德部队虽孤立于敌境心脏地区,面对占数量优势的敌军,却以简陋的装备与原始交通工具完成了进攻与撤退。

如上所述,1917年攻下巴格达应归功于战略方向正确,以及策划补给与运输工作者的能力。他们曾以完善与有效的工作态度,完成这次作战的后勤作业。尤其是这些有利条件,使英军毋须从其他更重要的战场调集人力与物资,即足以达成军事目的。我们且先将方向转到白厅。汤曾德在库特投降之后,尽管英军以漂亮但耗费不赀的行动将其解救出来,帝国参谋总长威廉·罗伯逊爵士却强调在美索不达米亚应以防御性战略为主。他认为将英军撤至阿马拉(Amara)(1),是保卫油田与掌控两河动脉——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最简单,也最便宜的方法。但是新任司令官,也是罗伯逊自己挑选的莫德在检视情势之后,认为应维持原状。他认为将前进基地设在库特,在军事与政治上应较为明智。他的论点受到先后任驻印度军总司令达夫(Duff)与门罗(Monro)的支持。罗伯逊遂不再坚持己见,接受了战区人员的判断。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心理议题,就是莫德如何以其强烈个性,结合其逐渐获得的军事成果,在不知不觉中将罗伯逊的防御性政策改变为崭新的攻势政策。当然,俄国曾承诺过的合作,对莫德行动也有影响,但后来证明俄国的承诺只是空中楼阁。原本最初英军只是企图为俄国的攻势,发动一次支援性攻击,后来却演变成由英军唱独角戏的局面。

图12 美索不达米亚

1916年夏秋两季,英军进行着整编与备战。整编与备战工作最先是由莱克(Lake)开始,然后由他的继任者莫德将军作出大幅扩展与增强。莫德上任后致力改善英军士兵的状况,提升体能与训练,整修并开辟危险道路与交通,囤积大量补给与弹药。因此,莫德为他日后持续的攻势,巧妙地打好了稳固的基础,实践了拿破仑的格言。至于他的作战规划,也同样可圈可点,既大胆又周详。我们研究他在开战之初与作战期间的命令,发现计划欠缺果断力其实不在于他的精力不足,却在于过于集权,行事过于保密。但是,即使保密是一种谨慎做法,但似乎也该为(巴格达)攻势在阿奇奇亚停顿一事负些责任。因为连他的交通督导官都抱怨说,即使是他,都未接获这项行动的通知,因此无法预先作特殊准备。

这次“神不知鬼不觉”的攻势,始于1916年12月12日,这是经过精心设计、在底格里斯河西岸的连串“战壕蚕食”行动的第一步。开战之后,莫德先在底格里斯河东岸与土耳其军战壕对阵,然后逐渐沿河将兵力转至西岸,同时朝上游更远处延伸他的防线。终于在1917年2月22日,他肃清了西岸敌军,并将战线延伸至东岸,面对土耳其军的主力位置,也就是在库特上方,从山那亚特(Sannaiyat)到舒姆伦(Shumran)这一段河道弯曲处。因此,土耳其军现在不仅面临由南而来,冲着山那亚特要塞阵地的直接攻击,而且要应付从西岸渡河过来的进攻,这股攻势可能会切断他们的交通路线。但英军在耐心包围土军过程中,遭遇了不少问题,包括错综复杂的土军防御性打击,以及来自西岸土军分遣队的微弱顽抗。于是罗伯逊也不赞同继续进攻了。罗伯逊从国内发来指示,要求莫德停止进一步攻击。我后来从莫德的命令与作战过程中发现,莫德的作战,除了要击败土耳其军之外,他还有意无意间企图破坏罗伯逊的指示。(www.xing528.com)

这场计划周密、耗费不大的作战之所以成功,与2月第三周莫德以巧妙手法所下的更大赌注有关。他计划将土军左翼钉死在山那亚特,同时,在舒姆伦河道弯曲处强行渡河,向土军的交通线猛扑。但后来等土军在舒姆伦河道弯曲处的右侧翼被击溃后,土军就边撤边延长了他们的战线。莫德很机警,他了解在山那亚特发动佯攻是没有用的。如果要擒住正被切断的土军,势必要同时向两头发动攻击。不幸他的目的并未达成。英军在舒姆伦的英勇渡河攻击虽然了不起,作战之艰巨却使进展缓慢下来,因此攻击山那亚特并未使土军久困于原地。

即使如此,土军情势仍危急不堪。土军事后承认,“只因为敌军进展缓慢”,才使他们不致全军覆没。延缓英军行动的主要原因是追击骑兵动作慢而虚弱。这当中,部分起因于莫德控制过度,部分原因在于骑兵指挥官欠缺精力与进取心,此外就是在现代作战环境中,骑兵本就容易受到伤害。2月24日,英军原有一次击溃敌人后撤兵力的大好机会,岂料骑兵师在仅23人伤亡下,于下午7时零散地奔回营地。之后几天,他们再也无法作战了。他们的理由是需要水以及能抵挡现代武器的装备。他们这样招认似的说法,与其说是伤害,不如说是强调了现代骑兵有限的价值——即使在亚洲地区也是如此。后来英军仅靠海军小船队大胆的沿河追逐,才搅乱土军井然有序的撤退。土军沿河撤退时,可能还配合陆上少数越野装甲车一齐行动。

由于这些战略性的胜利,使莫德批准攻取巴格达的计划。3月5日,他从阿奇奇亚向巴格达进发。部队先在迪亚拉(Diyala)的土军防线前受阻,莫德随即调派骑兵师与第七军渡到底格里斯河的西岸,向巴格达发动侧击。但英军此时又出些差错,使土军一时稳住了阵脚。然而,在英军两股强大的兵力集中进攻下,土军眼看自己力量日衰,战败已不可免,于是他们在3月10日夜弃守巴格达,沿河北撤。第二日下午,莫德率军进城,在巴格达无数征服者名单上平添了一行新名字。攻下巴格达,对于英国的威信与所有联军的士气具有无法估量的鼓舞性,其效果立竿见影,即使这次战胜仍无法弥补胜利者的失败次数。

(1) 阿马拉在库特东南约70英里。库特则在巴格达东南约80英里。从巴格达到巴斯拉油田区——即波斯湾出海口附近,须先经过库特,然后是阿马拉,最后是巴斯拉油田;四地几呈一线,都沿着底格里斯河而建。库特当时全名为库特阿马拉〔Kut-el-Amar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