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统科学的思想基础1.2.1版本

系统科学的思想基础1.2.1版本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科学这门学科的诞生,一般以贝塔朗菲发表的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为标志,事实上,系统科学的思想由来已久。贝朗塔菲于1952年发表“机体系统论”,正式提出通常意义上的现代系统科学思想。由于贝氏对系统科学的创立、推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21世纪初,系统思想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发挥着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系统科学的思想基础1.2.1版本

系统科学这门学科的诞生,一般以贝塔朗菲发表的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为标志,事实上,系统科学的思想由来已久。

在古文明时期,从科学哲学的角度上说,四大古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中均有系统论的思想——将现象看作系统加以考察的思想。而在古希伯来的宗教神学、老子的自然人学、古希腊自然哲学三大古文化中,系统论的思想更有充分体现。“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即由部分集成整体的意思。常用为亚里士多德所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体现此思想在人类思维中的源远流长。周易和中医学有着最丰富、最完整和最悠久的系统思维模式,欧洲最早完整提出系统方法的是熟悉中国哲学的莱不尼兹和康德

20世纪初,庞加莱的4部科学哲学著作以及专著《位置分析》分别将数学推理世界框架进行了讨论,将拓扑学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中包含了大量现代的系统科学思想。从30年代开始,维纳开始关注布什的电子模拟计算机,开拓了线性控制理论。将目光投到“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忽略的无人区”,为后来人提供了很好的启迪。而后,冯·诺依曼、香农将脚步转移到计算机与信息论

在20世纪中叶,贝塔朗菲于1937年提出的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但直到1948年,他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他的理论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学术界看到了这片广阔的新天地,兴起一场“系统运动”的浪潮。贝朗塔菲于1952年发表“机体系统论”,正式提出通常意义上的现代系统科学思想。它提出“机体生物学”,这是生物学中有机论的概念,强调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的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贝塔朗菲又于1968年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它确立了这门学科的学术地位并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由于贝氏对系统科学的创立、推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www.xing528.com)

20世纪后期,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Ilya Prigogine)在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中提出了最初关于非平衡形成科学体系的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广泛地应用到生物、化学、生态、社会,大大推动了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发展。1986—1994年曾邦哲发展了系统综合理论——结构论,研究了系统尤其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提出了系统医药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概念,也称为泛进化或自组织系统的结构理论,探讨了系统的结构本原模型、适应稳态结构、系统层次的组织建构,以及实在系统与符号系统的对应转换关系,探讨了系统科学的逻辑学基础,以及宇宙、生命、文明的信息组织化过程的结构演变规律,并提出了庞加莱数学思想与胡塞尔现象学,开创了现代的系统综合方法。

21世纪初,系统思想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发挥着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