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析治民思想的思想基础与社会背景

探析治民思想的思想基础与社会背景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民”思想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清朝以前自不待言,直至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民国后,我们仍然看不到“还政于民”的迹象,足见“治民”思想之根深蒂固。“治民”的思想,在儒、法两家的著述中早有论及,并且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不难看出,宣讲的目的是使人民“共知”《广训》的思想内容,从而导引人民“向善”。除却上述思想基础以外,圣谕宣讲中的“治民”思想还有其存在的社会背景。

探析治民思想的思想基础与社会背景

“治民”思想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清朝以前自不待言,直至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民国后,我们仍然看不到“还政于民”的迹象,足见“治民”思想之根深蒂固。“治民”的思想,在儒、法两家的著述中早有论及,并且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我们知道,儒家肯定人有德行和才智上的差别,因而有“尧舜之德”的一两个在位者便承担了教化人民的职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0],便是此理。直至汉代董仲舒的“性三品论”,将圣人治民的合理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上品之性无需教化,下品之性教之难改,对于中民之性则需要依靠统治者的教化使之向善。人民因被认为德才有限,而理所应当地被置于“德才兼具者”的治理之下。在法家的论著中,我们也能看到统治者治理民众的思想。所谓“民愚则易治也”[31],“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32],人民始终被当作是被动接受恩施或是统治的客体,处于一种消极的地位。

圣谕宣讲制度也不例外。单从宣讲的目的来看,已经能窥见“治民”思想的痕迹:

雍正七年(1729年)奏准:“直省各州县……每月朔望齐集乡之耆老、里长及读书之人,宣读《圣谕广训》,详示开导,务使乡曲愚民共知,鼓舞向善。”(www.xing528.com)

不难看出,宣讲的目的是使人民“共知”《广训》的思想内容,从而导引人民“向善”。而“乡曲愚民”则是历来统治者对老百姓的真实态度。

除却上述思想基础以外,圣谕宣讲中的“治民”思想还有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宋时的教化主要以乡约形式来实现,是一种民间的、自发的治理模式。教化的主体为家庭和学校,体现为一种社会功能。而圣谕颁行时值帝制中国末期,虽然清代的初期和中期堪称盛世,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极端强化仍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皇权的极端膨胀,使得中央集权不断上移,教化的责任自然而然也随之上移,于是皇帝便成为了“肩负教化责任的最高领袖”,[33]亲理教化职能,负责治理民众。而此时对民众在思想上的控制便也无可争议地达到顶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