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拉松计算的起源:2200多年前的历史回顾

马拉松计算的起源:2200多年前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计算这个常数,人类早从公元前2世纪就开始对它进行研究,过去算,到现在还在算,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计算啊!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数字,时光前进了1200多年之后,欧洲人才找到了类似的计算方法。中国南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在长达1000多年的π值计算史里,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冠军”地位。

马拉松计算的起源:2200多年前的历史回顾

有一个数的计算,千百年来,无数数学家在攻关,锲而不舍地计算着,得到的数值在不断扩大,如同马拉松计算,你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数学上称这个常数为圆周率,用π来表示,它是希腊文“周围”的第一个字母

为了计算这个常数,人类早从公元前2世纪就开始对它进行研究,过去算,到现在还在算,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计算啊!

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就有“周三径一”的记载。

第一个用正确方法计算π的,是魏晋时期的刘徽,那是公元263年,他首创了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接近一个圆面积的方法,他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求得的π为,即约为3.1416,这种方法叫割圆术。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数字,时光前进了1200多年之后,欧洲人才找到了类似的计算方法。

1859年,哈佛大学教授佩尔思用符号“π”表示圆周率,这个符号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英格兰

公元460年,南朝祖冲之采用刘徽的割圆术,从内接正6边形开始,接着算内接正12边形的边长,一直算到圆内接正24576边形的边长,这条边已经与圆周紧贴了。这样,他推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是十分了不起的。

更为可贵的是,他还提出了两个分数值:一个叫“约率”,为;另一个叫“密率”,为。(www.xing528.com)

16世纪,法国数学家维特证明了π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按一定的法则,它可以无休止地计算下去。

后来,人们用计算机把π值算到了小数点后1000万位。甚至有人认为哪种计算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最长的π值,就是最好的计算机。

中国南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在长达1000多年的π值计算史里,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冠军”地位。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数学家。

“卢道夫数”来历

1596年,由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把π值推到小数点后第15位数,后来又推到第35位。为了纪念他这项成就,1610年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墓碑刻上: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从此,这个数字被称为“卢道夫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