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期声录制:摄录一体机的内置话筒及操作技巧

同期声录制:摄录一体机的内置话筒及操作技巧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拍摄现场进行的同期录音,即同期声录制,是确保声音真实的有效途径。对于家用级或专业级摄录一体机来说,很多机器都配有内置话筒,因此,摄录一体机内置话筒也已成为较常见的同期声录制设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技巧性的手段通常能对同期声的录制效果起到较大的改善作用。

同期声录制:摄录一体机的内置话筒及操作技巧

纪录片的真实不仅表现在镜头所记录的内容的真实,还表现在声音的真实。纪实拍摄不仅要有纪实性的画面,还要有纪实性的声音。在拍摄现场进行的同期录音,即同期声录制,是确保声音真实的有效途径。影视声音包括人的语言、音响音效和音乐三种类型,因此,同期声也包括现场人物的语言同期声、现场环境中的音响音效同期声和音乐同期声。

为了避免对拍摄对象的生活造成干扰,也为了获得更加真实的生活场景,纪录片的创作团队宜精简,不宜庞大;录音设备也以小巧、便携的设备为宜,由录音人员操纵或直接佩戴到拍摄对象身上。常见的同期声录音设备主要有有线话筒、无线话筒、摄录一体机内置话筒、录音笔等。

有线话筒通过线缆直接接入摄像机,它可以较大程度上降低磁场和电信号的干扰,因而收录的声音信号效果也是极佳的,这为后期在声音上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较大的可塑空间。在目前专业级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这类话筒也是首选。当然,这类话筒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由于线缆的限制,摄像机拍摄时的自由度也会受到一些束缚。如果需要使用挑杆,持挑杆的拾音师还要与摄像师密切配合,避免话筒入画而造成穿帮,此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接受专业训练。

无线话筒因不再使用线缆,让话筒使用更加自由,且小巧、轻便的无线话筒可佩戴在拍摄对象的身上,这就使得拍摄对象与摄像机的距离更加灵活,可在远距离拍摄的同时获得较清晰的声音。随着无线拾音技术的发展,声音信号的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因而无线话筒越来越受到影视专业制作者和爱好者的青睐。特别是在纪实性较强的纪录片拍摄中,无线话筒是极佳的录音设备。在纪录片《雾谷》中,小男孩跑去村民那里借牛,录音中小男孩一直强调只付十元钱,而村民则要价一百元,还呵斥了小男孩。无线话筒将整个对话的冲突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下来。除此之外,无线话筒也记录下小男孩在吃饭时偷偷给小朋友送肉的对话,在对话中我们可以听到小男孩一直让小朋友们快点吃,以防被发现(如图4-10所示)。从这些经典的段落中我们不难发现,无线话筒的便携性和隐秘性使拍摄对象完全放下了防备心理,将最真实的一面呈现了出来,使得整部纪录片更有看点。

图4-10 小男孩吃饭时偷偷给小朋友送肉吃(选自《雾谷》)

随着摄录像技术的发展,摄像设备越来越普及,纪录片制作门槛逐渐降低,非专业人士也能拿起摄像设备拍摄纪录片。对于家用级或专业级摄录一体机来说,很多机器都配有内置话筒,因此,摄录一体机内置话筒也已成为较常见的同期声录制设备。一般来说,摄录一体机内置话筒的拾音质量与摄录一体机自身的性能有很大关系。配制越高、性能越好的设备,受复杂环境的影响越小,拾取的声音越干净、立体感越强,质量也就越好。

录音笔因轻便、小巧、隐秘性强和可操作性强且价格适中的特点,已成为目前很多摄制团队常用的录音设备之一。除了单独使用外,我们还可以将无线麦克风与之相连,这样能够获得更好的声音效果。使用录音笔时只需考虑如何将它捆绑在拍摄对象身上即可,常见的方法就是别在衣服的口袋内或挂在身上,必要时还可以用泡沫胶粘在拍摄对象身上。录音笔录制时一般选择MP3格式,配上32G甚至更大容量的内存卡,外加两块电池,通常能用上很多天,为拍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人们的观影体验中,声音具有重要的作用,声音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但是,很多纪录片创作者不重视同期声录音这一环节,导致本来较为上乘的生活场景的记录,却因糟糕的同期声录音质量大打折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技巧性的手段通常能对同期声的录制效果起到较大的改善作用。

第一,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因素是纪录片同期声录音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在录音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熟悉拍摄现场的声音环境,确定消除或降低噪声干扰的方案或紧急应对的预案。例如,针对风声较大的录音环境,可以提前准备防风罩。在紧急情况下,若手边无防风罩可用,也可利用衣物或小挡板及其他可以利用的遮挡物,阻止风直接吹向话筒,或者让采访对象背对风吹来的方向,将指向性较强的话筒尽量靠近采访对象。(www.xing528.com)

第二,当拍摄对象处于运动状态且导演不想将摄像机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灵活变通、有远有近时,使用可佩戴在拍摄对象身上的小型无线话筒或录音笔是较佳的选择。但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录音设备与衣服接触产生摩擦,减少这种摩擦的常见方法有多种,例如可以用海绵或棉花团将录音设备包裹起来,除此之外,最好是能将包裹好的设备固定在口袋内,用小夹子夹住。

第三,当拍摄对象所在的场所较为空旷、容易产生回音时,需要根据场所的实际情况适当处理,例如在墙面前方挂上毛毯之类的物件,用以吸收声音,防止声音到达墙面后产生反射,或者直接在墙面上挂上海绵、泡沫塑料,有条件的话甚至还可以直接立上吸音板。

第四,如果拍摄设备选择的是单反相机(具有拍摄动态影像的功能),且采用机器内置话筒拾音,那么在拍摄视频时最好不要选择半摁下快门的形式进行聚焦,因为这种聚焦方式会产生明显的提示声和镜头转动的声音,这些声音会被记录到动态影像里,成为噪音。这一问题是很多初学者都会遇到的,需要引起注意。

第五,有时现场的工作人员也会影响同期声录制的效果,例如,一个不经意的撕纸声或翻纸声,抑或是电子仪器的提示声等,这些因不注意而产生的噪音的危害轻则影响录音的效果,重则对珍贵的声音素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所以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应尽量保持安静,杜绝由工作人员人为造成噪音。

第六,在拾音前,对于麦克风位置的选择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因为它关系到所拾取的声音的干净程度。一般来说,麦克风离拍摄对象越近拾取的声音越干净,后期的可塑性也就越强;如果远离拍摄对象的话,可能拾取到很多并不需要的背景声,即无用的噪音。但是,这里提到的近距离拾音,并不意味着越近就越好,因为太近的话很容易拾取到口气声。如果确实有口气声,也可以在设备外面套上薄海绵。如果是夹领式麦克风,最理想的位置是放在衣领下面。

第七,如果录音设备被放置在坚硬的物体上面,例如玻璃、桌子等,最好垫上一些柔软的东西,这样可以防止设备滚动,同时还能过滤掉磕碰时的杂音。

第八,在开启录音设备时,尽量关闭周围不相关的电子设备,以免产生电磁干扰,造成噪音。

第九,当需要用到挑杆式话筒时,为了获得理想的声音效果,要注意保持挑杆话筒与拍摄对象的距离,最佳距离是贴近画面的边缘处,因为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拾取主体的声音,减少背景声。这个距离的选取需要与摄像师详细沟通后才能确定,否则很容易造成因话筒入画产生的穿帮。

上述同期声的录制技巧无法完全保证应对实际录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突发状况,这就需要创作者在实践中灵活变通并及时总结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