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时代中纪录片剪辑需先进行纸上剪辑

数字化时代中纪录片剪辑需先进行纸上剪辑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视进入数字化时代后,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剪辑需借助非线性编辑软件来完成。所以,在正式剪辑之前,需要先厘清影片的剪辑思路,而不是贸然动手剪辑,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纸上剪辑。纸上剪辑主要是对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在结构框架的组织中进一步明确主题。

数字化时代中纪录片剪辑需先进行纸上剪辑

影视进入数字化时代后,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剪辑需借助非线性编辑软件来完成。软件的操作的确比模拟时代的剪辑台容易,这样一来,很多人尤其是初涉纪录片创作的人对纪录片的后期剪辑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一是,他们认为在回看素材并对其进行初步整理后就可以打开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剪辑,完全没有考虑该选取哪些素材来剪辑成片、该如何处理这些素材的前后顺序等问题。一旦在剪辑过程中发现作品的主题和结构需要调整时,这将是一件费时费力、令人头疼的事。二是,他们认为剪辑师只是软件操作员,只要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就可以胜任。其实,优秀的剪辑师的才能并不仅限于软件操作的技能,对于如何将素材组接在一起也有清晰的思路。所以,在正式剪辑之前,需要先厘清影片的剪辑思路,而不是贸然动手剪辑,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纸上剪辑。

纸上剪辑的具体做法是:在场记完成之后,依据场景与对话的文字记录,将所有事件、场景、人物同期声以主题词的形式简单地写在一张张纸片上,然后通过摆弄这些小纸片来尝试各种顺序和位置关系,从而形成纪录片大体的结构和样貌。

纸上剪辑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要明确作品的主题,形成作品的结构框架。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线性时间结构开始,依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列出大块的段落,这样可以迅速建立起对事件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然后,明确作品故事发展的主线是什么、副线是什么、这些线索各自由哪些场景来体现。

其次,确定好作品的结构框架后,要考虑是用访谈、行为还是解说作为架构全片的主体材料。如果选用访谈的话,还要考虑选用哪些人的哪些访谈内容来串联起全片,有的地方是否需要加入必要的字幕作为补充。(www.xing528.com)

再次,明确全片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手段、每个段落由哪些场景组成以及场景之间的转换技巧。以段落为单位,尝试按照戏剧的方式重新编排,如果想做得更详细一点,还可以初步确定每个场景的主要镜头及其排列顺序。

最后,前三步使整个作品的框架和镜头的顺序基本清晰了,创作者要从全局的角度审看总体布局的均衡性,并做相应的调整。接下来,还可以对作品的戏剧性进行设计。例如,作品中哪些素材的组接能够产生矛盾冲突或者情绪爆发的效果,哪些素材的并列能够产生对比的效果,哪些素材的组合能够产生联想、隐喻、象征等效果。

纸上剪辑主要是对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在结构框架的组织中进一步明确主题。虽然它可以对影片的结构、段落和场景进行设定,但最终实际效果只有在剪辑过程中才能被直观地呈现出来,所以,纸上剪辑不必过于细致和琐碎,以免限定剪辑师在实际剪辑操作中的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