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的关键:怀疑、倾听和记忆

学习的关键:怀疑、倾听和记忆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赢得尊重我国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濂儿时喜欢读书,但由于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他只好向别人借书看。由于宋濂每次借书都按时归还,从不违约,所以人们也都愿意把书借给他。

学习的关键:怀疑、倾听和记忆

记听课笔记要讲究技巧,有选择地去记,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从听课中受益。

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这节课内容好简单,不用记笔记也能记住!”然后就造成了“狗熊掰棒子”的结果,听了下节课忘了上节课,最后留在大脑中的知识,已经所剩无几。当然,还有一些勤快的学生,每节课都恨不得将老师说过的每个字都记下来,结果错过了很多重要知识点。

不记不行,全记也不行,那么听课笔记要怎样记呢?这里还是要重复之前一再重申的问题,听课笔记同样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要讲究技巧和方法。要有选择地去记,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样才能让自己从听课中受益。

听课笔记大可不必面面俱到,重点是将听到的、看到的变成自己的所感、所悟,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观察力、鉴别力、领悟力、欣赏力等。记好听课笔记,一定要明确笔记要点,学会记听课笔记的方法。那么,听课笔记应该怎么记,又有哪些方法呢?

①记精妙。听课是为了学习,因此在听课过程中,一定要将精妙的地方记录下来,甚至一句话、一个贴切的词语,都是听课笔记记录的重点,课后慢慢揣摩,以便触类旁通。

②记不足。无论多么优秀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都难免有疏漏之处,这些也应该记录下来。课后要认真思考,不能老师“喂”多少知识就“吃”多少知识,记听课笔记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你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自己觅食”。

③记疑问。记听课笔记,一定要将自己的疑问之处记录下来,方便课后思考和向老师或他人求教,这样才能起到我国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所说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作用。

④记感悟。听课过程中,老师讲到精彩之处时,往往能激发我们的灵感,这时一定要将这些瞬间产生的“智慧火花”捕捉并记录下来,课后再根据关键词整理出来。这些灵感累积起来,将是你人生中一笔不菲的财富

⑤记补充。对于难点和重点,老师通常都会引经据典,让我们恍然大悟。这些补充内容,也要记录在听课笔记中,这样我们才更容易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将其掌握。(www.xing528.com)

⑥记总结。记听课笔记还应该学会记总结,将记录下来的听课笔记进行整理和总结,可以促进自己思考和补充,进而形成新的疑问,逐渐培养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听了来不及记,记了来不及听,这是大多数人在记听课笔记时的感受。学会记听课笔记不仅要明白笔记应该怎样记,还要在实践中慢慢锻炼自己,培养自己捕捉重点的能力,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本领,不妨听课之前多预习一下,列个提纲,循序渐进地培养自己记听课笔记的能力。

记听课笔记时,除了掌握记录方法外,还要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小窍门。通常老师讲课时,都会将要讲的内容列成板书,板书内容就是这节课要讲的知识的条理,这部分记下来更容易对笔记内容之间的逻辑性进行整理。另外,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会讲到许多书本中所没有的学习方法及经验,这些内容在记听课笔记时,千万不能放过,这些经验往往都是汲取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宋代教育家张载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如果听课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自然就抓不住重点;抓不住重点也就记不好听课笔记,自然也就提不出任何疑问;没有疑问也就代表没有学到任何知识。产生疑问,提出质疑,然后解惑,形成新观点,这才是学习知识、吸收知识为己用的正确方法。古人做学问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赢得尊重

我国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濂儿时喜欢读书,但由于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他只好向别人借书看。每次借到书,宋濂都爱不释手,但想想书总要还回去,于是他决定将书抄写下来,即便是寒冬腊月,宋濂也会抄书直至半夜。每次读到精彩之处,他就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也记录下来。

由于宋濂每次借书都按时归还,从不违约,所以人们也都愿意把书借给他。有人对宋濂说:“人家也不着急要,晚两天还也不要紧,不必如此辛苦地抄书。”宋濂说:“不管人家是否着急要,到了期限就要还,这是信用问题。如果说话、做事都失信于人,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也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