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科内容结构化组织的重要性

学科内容结构化组织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思维的建立,靠零散的知识是无法达成的,它必须建立在对相关学科内容系统化、结构化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学组织设计与实施时,只有高度重视学科内容的结构化设计,准确理解内容结构化的重要性,才能提升学生化学认识的结构化水平,从而较好地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正是课程标准采用“主题式”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因所在。

学科内容结构化组织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学科观念等的描述,是化学学科思维的外显方式。这些维度素养的培育要求,强调学生在面对陌生情境与真实问题时,立足化学学科独特的视角,合理运用化学学科思维并调用化学相关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思维,确立宏微结合、变化守恒的学科视角,培育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科思维的建立,靠零散的知识是无法达成的,它必须建立在对相关学科内容系统化、结构化认识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起系统化、结构化的认识,厘清相关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多样化的认识视角和有序化的认识思路,最终达成统摄性的学科基本认识,才能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认知价值,进而培育学科思维、建构学科观念、培育学科素养。研究指出:只有结构化和功能化的知识才有素养价值。因此,教学组织设计与实施时,只有高度重视学科内容的结构化设计,准确理解内容结构化的重要性,才能提升学生化学认识的结构化水平,从而较好地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正是课程标准采用“主题式”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因所在。(www.xing528.com)

高中化学“典型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果仅仅要求学生记住钠、铁等典型金属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这样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大量事实性知识,无法培育学生基于元素、分类及转化视角看待元素化合物的学科观念,对于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毫无意义。为转变这种传统课程与教学上的问题,课程标准采用元素观这一大概念来组织统摄,采用“价类二维”元素化合物研究思维指导研究。具体为: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物质转化”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来指导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的研究,统摄相关学科知识内容,从而拓展与丰富学生“宏观辨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同时,研究钠、铁等物质及其转化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化学学科价值,培育“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