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越局势混乱,光武帝出征交趾,南北直航成为必要

南越局势混乱,光武帝出征交趾,南北直航成为必要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高祖即位后,采取怀柔政策,册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为固守南越北疆,分兵把守南岭屏障隘道,于湘桂走廊灵渠口原秦城堡处驻扎重兵,是为走廊后方的越城堡,于严关处设前方关卡是为前哨,整个镡城岭布下重兵把守,严防来攻的汉军。),发动叛汉,攻陷岭南60余城,南越局势非常混乱,光武帝决心扫平叛乱,派马援为伏波将军,出征交趾。南越局势及其经济文化的交流,需要一条南北直航的灵渠。

南越局势混乱,光武帝出征交趾,南北直航成为必要

秦始皇是位暴君,统一中国之后施行的是暴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农民起义运动遍布全国。是时,秦在南越的南海尉任嚣控制岭南三郡(桂林、南海、象郡),在任嚣病逝以前曾对赵佗说:南海郡“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并使龙川令赵佗行南海尉事,占据南岭要塞,绝道聚兵自守,自立南越王国,自封为南越王,此时正是秦亡之后而汉高祖未立之时。汉高祖即位后,采取怀柔政策,册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为固守南越北疆,分兵把守南岭屏障隘道,于湘桂走廊灵渠口原秦城堡处驻扎重兵,是为走廊后方的越城堡,于严关处设前方关卡是为前哨,整个镡城岭布下重兵把守,严防来攻的汉军。

汉高祖死后,吕后的南越政策激怒了赵佗,赵佗于公元前183年“自尊号为南越武帝”以示对抗,吕后乃派隆虑侯周灶率军进攻南越,拟取道灵渠,过严关,下漓江攻打南越王国,赵佗重兵扼守这个五岭之一的高山,成为汉军攻打湘桂走廊越城堡所在地的标志性大岭,又称越城岭。两军严阵以待,双方对峙到公元前179年吕后死了,汉军才撤退罢战。后来汉文帝即位,对赵佗采取怀柔政策,并送厚礼,赵佗十分感动,“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自动取消帝号,恢复藩属关系,总之,汉朝和南越关系非常复杂。

汉武帝在位期间,南越出现叛汉事件,发展到五世南越王赵兴的丞相吕嘉(南越人贵族势力的代表)造反,杀赵兴王,据《史记·南越尉佗》:“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www.xing528.com)

汉武帝遣兵征讨南越叛汉事件,“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即今广东北部连县的连江,入北江,下珠江);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进广东北部的浈水,入北江,下珠江);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经秦灵渠,入漓江、西江,下珠江)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牁江(即今北盘江,经红水河,入西江,下珠江)。咸会番禺(今广州市)”(《史记·南越列传》)。几路大军协同作战,攻入南越,元鼎六年夺得番禺,俘虏吕嘉,平定叛乱。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南越交趾(象郡南端一地名,交易场址之意,法国人译音KESHO)一贵族两姊妹徵侧、徵贰造反(越南定中国农历二月六日为徵氏姊妹日,纪念公元39年与中国交战的徵侧、徵贰姊妹。),发动叛汉,攻陷岭南60余城,南越局势非常混乱,光武帝决心扫平叛乱,派马援为伏波将军,出征交趾。汉军南下,必须取道漓江,但湘江与漓江只“通漕运”,战船不能从湘水直航入漓江,这是直馈军饷至南越战场的一大障碍,为突破这一障碍,“汉命马援征徵侧而继疏之”(唐鱼孟威《灵渠记》)。“继疏之”就是继续疏通北南直航的障碍,具体地说是开凿北渠,连通原有南渠,沟通中国南北水系,实现南北直航“通馈运”。南越局势及其经济文化的交流,需要一条南北直航的灵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