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中国文明考古成果

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中国文明考古成果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考古发现的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登封王城岗城址、偃师商城遗址、新密新砦城址、安阳洹北商城遗址等,被考古学界、历史学界认为是夏代与商代早中期都城遗址。上述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互证了中华文明形成基本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时间距今约五千年。

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中国文明考古成果

考古学作为与文献史学相对应的历史学另一车轮,通过遗物与遗存研究人类历史。自20世纪初考古学传入中国,近百年来中国考古发现引起世界重视,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认识。

1899年,古文字学家王懿荣,从中药的“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其后,刘鹗、王襄、孟定生、罗振玉等也收集了不少甲骨文资料,他们又据此编辑了一些甲骨著录图书。1917年王国维依据当时可以见到的甲骨资料,撰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考证了卜辞中的先公先王之名,证明了“有商一代先公、先王之名不见于卜辞者殆鲜”,进而他得出结论“《世本》《史记》之为实录,且得于今日证之”。

20世纪30年代以来,殷墟甲骨出土地考古发现的宫庙建筑遗址、安阳西北岗商王陵及其出土的青铜器、玉器、数以十几万计的甲骨,再现了3300年前中国历史上的高度文明。这些考古发现、研究成果,进一步佐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应该是可信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考古发现的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登封王城岗城址、偃师商城遗址、新密新砦城址、安阳洹北商城遗址等,被考古学界、历史学界认为是夏代与商代早中期都城遗址。这使人们有理由相信,早于《史记·殷本纪》的《史记·夏本纪》的历史记载也应该是基本可信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多学科与跨学科结合研究,认为登封王城岗城址、新密新砦城址、偃师二里头遗址,分别为夏代早、中、晚期都邑城址,并提出夏王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这也就是说五帝时代结束于此。

父辛觥·商

祭祀涂朱牛骨刻辞·商

20世纪末21世纪初考古发现的距今4300年至39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一般认为属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该城址发现的文字、青铜齿轮器与铜铃、“观天授时”遗址等至关重要。唐尧之后、夏禹之前的虞舜,历史文献记载也以“平阳”或晋南地区及河南濮阳、鲁西南菏泽一带为都邑。五帝时代的唐尧、虞舜之前为黄帝颛顼帝喾,据此来看《中外历史年表(公元前4500年—公元1918年)》记载的黄帝时代与这一时间是相近的。

新密新砦城址考古发掘现场

近年来,在历史文献记载的黄帝有熊国故地——郑州地区除了以上所说的商代早期的郑州商城、夏代早中期的王城岗城址等考古发现之外,还发现了一些河南龙山文化城址,如新密古城寨城址,面积17.6万平方米,城内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古城寨城址周围还分布有十多个龙山文化遗址,如新砦、五虎庙、人和寨与金钟寨遗址等。古城寨应是一处中心聚落。它们与黄帝时代在时间上前后基本吻合。

在黄帝有熊国所在中原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考古发现了一些青铜器遗物与冶铜遗迹,如郑州牛寨遗址发现的熔铜炉壁及青铜块,淮阳平粮台城址灰坑发现的铜渣,登封王城岗城址灰坑出土的青铜器残片,临汝煤山遗址出土的铜坩埚、熔铜炉残壁,鹿邑栾台遗址发现的青铜器等。

上述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互证了中华文明形成(即最早中国出现起点)基本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时间距今约五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