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论》研究的唯物辩证方法——王亚南全集(第2卷)成果

《资本论》研究的唯物辩证方法——王亚南全集(第2卷)成果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国内外学者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看法也各有不同。说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这种说法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没有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关系,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关系、买卖关系、借贷关系等其他经济关系。《资本论》就是讲资本。所以抽象分析法,是科学的方法,是《资本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基本的方法。同志们看了《资本论》,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对这个研究方法就会认识清楚。

《资本论》研究的唯物辩证方法——王亚南全集(第2卷)成果

1.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持有不同的看法,对《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资本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我在前面讲到了对象与方法的关系。对象不同,性质不同,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不同。如果研究的对象产生了问题,那么,研究的方法也就不能不产生问题。

现在国内外学者对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看法也各有不同。资产阶级的我们暂且不讲,我们只讲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所提出的不同看法。从目前来看,有两种看法:一种说是抽象分析法,一种说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这里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抽象分析法,什么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

A.抽象分析法。抽象分析法简单地叫抽象法,又叫分析法。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满足人类欲望的要求。他们认为生产是为了消费,交换也是为了消费。这一点对不对呢?看起来好象是对的,其实是似是而非的。其错误就在于含糊笼统,掩盖了各个不同社会的特点、性质。比如,资本主义的生产,就不是为了消费,资本家生产和销售产品,目的是为了赚钱,如果赚不到钱,或者卖不出去,他宁愿把东西投到海里去。这样看起来,所谓满足欲望,就不是为了满足消费的欲望,而是为了满足赚钱的欲望。不赚钱就不生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说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这种说法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本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是笼统地讲人类社会。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来看,没有原始社会就没有奴隶社会,没有奴隶社会就没有封建社会,没有封建社会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如果对人类社会不加分析,不加区别,那么人类社会这个名词,就是非常含糊的、非常不科学的。马克思所进行的科学分析,是暂时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撇开,专门抽出资本主义社会来研究,单单讲资本主义社会。把其他东西抽掉,这就是抽象分析法。再进一步,讲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笼统地讲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也很复杂。列宁说,资本主义社会非常复杂,我们就是用七十三部《资本论》,也不能把它全部表达出来。但是我们要表达的是最基本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把其他的经济关系抛开,而把生产关系拿出来分析,生产关系在这里是最基本的东西。没有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关系,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关系、买卖关系、借贷关系等其他经济关系。这也叫抽象分析法。再一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很多,有很多经济范畴,比如商品、货币、资本、利润、地租、工资等等。其中表现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经济范畴,是资本。《资本论》就是讲资本。把资本范畴在生产关系中突出来,这也是抽象分析法。商品不是一个笼统的东西,它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价值,一个是使用价值。我们研究的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但是,价值在什么地方呢?茶杯、扩音器、电灯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呢?它们的价值是分别附着在这些东西上面的。就是说,价值是附着在使用价值上的,离开了使用价值,价值就不存在了。尽管如此,我们研究的还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每一个范畴、每一个概念、每一个规律都是区别得非常清楚。科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区别,没有区别就没有科学。比如数学微分、积分,就是区别,现在搞的原子、粒子、量子也是如此。愈区别愈细、愈精密。含糊笼统,就没有科学。但是当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恰好就是要把经济范畴、概念含糊笼统起来,因为如果加以区别,就容易暴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所以抽象分析法,是科学的方法,是《资本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基本的方法。我们不能因为它很重要,就说它是基本的方法。说它是基本的方法,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下面再讲。

B.还有一个,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同志们看了《资本论》,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对这个研究方法就会认识清楚。《〈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面有一部分专门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讲到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个方法。究竟什么叫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的方法呢?举个例子,比如说劳动。劳动是什么呢?劳动是一个概念,劳动也是一个抽象,是我们把裁缝的劳动、木匠的劳动、制陶瓷器的劳动、做卷烟的劳动等等的共同点抽出来,而得出劳动这个概念。什么是共同的东西呢?就是一定的劳动者,使用一定的工具,在一定的劳动对象上进行工作,这种行为,就是劳动。这就是共同点。这种把共同点归纳出来的办法就叫抽象,得出的抽象的概念,是从具体中来的。这是一面。

再一面,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里讲的具体同前面讲的具体是不一样的。列宁说过,凡是真理都是具体的。这个格言我们要记得。我们对很多东西,不能具体化,就是对概念没有弄懂,没有联系实际,仅仅是书本上的概念。联系实际就具体了,就容易懂了。比如劳动,从原始社会的打渔、打猎的劳动,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业上、农业上的劳动,都是劳动,这是讲一般的劳动。但是,每个社会的劳动都不同,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劳动,是不一样的。我们讲一定的劳动者,用一定的劳动工具,在一定的劳动对象上工作,这叫劳动。但是,我们要问,这个劳动者是什么样的劳动者?工具是什么样的工具?对象是什么样的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是属于谁的?劳动者自己又是属于谁的?他们是怎样进行劳动呢?劳动过程是怎样的?劳动条件是怎样的?所有这些,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不同,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也不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情况就更不同了。在封建社会,劳动者还有自己的劳动工具,把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拿一半给地主;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什么都没有了,生产工具、劳动对象都是资本家的,劳动生产物也是资本家的。还有,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是闭塞的,它的经济是自然经济,劳动者消费的是自己生产的一部分东西。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就不是这样,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东西,劳动者用来生产的东西,比如原料、工具,都同世界上很远很远的地方有着交换关系。生产的东西不仅仅是本国人消费,还拿到外国去消费。可见,劳动这个概念包括的内容、劳动的条件、劳动的对象、劳动的产品以及劳动者本身,联系到各方面的条件,是非常复杂的。同是一个劳动,不仅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前的社会不同,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阶段也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开始时的劳动概念,和垄断时期的劳动概念,含义就有不同,因为条件不同,后者的内容更加复杂了。所以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用的是唯物史观。我们知道,社会是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资本论》第一卷开头讲的商品,与后面讲的商品,不是一个东西;开始是简单的商品,到了以后,是资本主义的商品,是复杂的商品。这种概念上的发展,是与客观历史实际相适应的。而只有和客观条件相适应、与客观历史实际相联系的概念,才是有内容、有血有肉的,不是含糊笼统的东西。所以我们说,《资本论》是一部很精密的著作,它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死亡的全过程都讲了出来。如果说,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是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每一个概念、范畴,也是这样发展的,那么《资本论》的论述,就是由简单的范畴到复杂的范畴的发展。马克思用的方法,是随历史的发展,一步步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这个具体是复杂关系的统一。我们把这个具体的东西掌握了,对这个东西才懂得透彻。不然,就会模模糊糊的。现在我们学习政治经济学,就有许多概念没有搞清楚,甚至连劳动这个概念都没有搞清楚。一个概念没有搞清楚,几个概念合起来的理论,又怎么能搞得清楚呢?当然是搞不清楚的。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资本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它的概念,它的理论说明,都是按照客观具体条件来考察的。所以,这个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应用的范围也很广。这个方法也很重要。但是,尽管如此,它还不是《资本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2.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分别提到了种种的方法

A.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这是马克思自己讲的。早在一八四七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时就讲到这个方法。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也讲到这个方法。

B.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

这是恩格斯提出来的。马克思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后,恩格斯写了一篇文章,介绍马克思的这本书,叫《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就是一步一步地跟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逻辑的方法,就是讲必然发展的逻辑的程序。逻辑是以历史为基础的。逻辑的东西整个说来是和历史的东西相符合的。所以我们说,逻辑的方法也是历史的方法。但是,逻辑的方法决不是简单扼要地重复历史的发展过程的方法,它撇开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偶然因素和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最根本的规律的历史的东西。正因为逻辑的方法起到了历史的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所以,恩格斯说,“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

C.抽象分析法

这是上面讲了的。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版序言中说,他分析资本主义是从“细胞”分析起的。他说,几千年来,商品这个东西就存在,但是没有人分析它,我现在来分析,所以叫分析法。对于社会的分析,不能象自然科学那样,不能象化学、医学那样,用反应剂、解剖刀,只能用抽象的方法。比如讲资本主义社会时,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撇开,将资本主义社会抽出来研究;讲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时候,把资本抽出来,而把其他的暂时摆开。这就是抽象的方法。

D.研究的方法和说明的方法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还提出了研究的方法和说明的方法。(www.xing528.com)

E.辩证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提出来的。

现在看起来有五种方法,都是马克思、恩格斯讲的。这些方法究竟哪一种是主要的、基本的方法,哪些是次要的、从属的方法呢?《资本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辩证逻辑与辩证方法。

3.辩证逻辑与辩证方法——同一名称,有四种用法

辩证逻辑是对形式逻辑讲的。形式逻辑也讲区别,讲分析,但与辩证逻辑不同。我们平时讲辩证法,只有一个名词,实际上应用有四个名词。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历史的东西,也是辩证的东西。为什么呢?辩证的意思就是内部的发展、内部的运动。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原始社会一定要过渡到奴隶社会。比如,原来对在战争中捉来的人要杀掉,后来不杀了,留作奴隶,叫他搞生产。以后奴隶起来斗争,不好好劳动,奴隶主阶级感到非常麻烦,于是干脆分一块土地给奴隶,让他自己去劳动,收割的时候拿一部分交给奴隶主,这样奴隶社会就慢慢过渡到封建社会。所以,封建社会是奴隶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同样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封建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总之,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逻辑的发展规律。我们把这个叫做社会发展的辩证法。这是第一种用法。

现在讲第二种用法。上面讲过,社会是一步一步地辩证发展的。但是,很多人是不这样看的。有的人看不出来,有的人的看法是形而上学的,有的人说封建社会不合理,要改革,可是又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合理的,不要再改革了。这些人的认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承认社会经济是客观地辩证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社会经济是客观的辩证的发展关系。我们把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叫做认识论上的辩证法。为什么叫做认识论上的辩证法呢?这是因为,客观是辩证的发展关系,这是一件事;我们也认为它是辩证的发展关系,这又是一件事。这两者是相符的,但却是不相同的。所以后者叫做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我们平时都叫做辩证法。

好了,你认为客观是辩证的发展关系,但你在研究时是把它当作在变来研究,还是当作不变来研究呢?是当作量变来研究,还是当作质变来研究呢?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研究它。而这就是方法论上的辩证法。辩证法的要求,就是普遍联系。是辩证的就有联系,就有矛盾,经过斗争就要发展。发展不是一下子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对立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统一。如果我们把客观看作是辩证的发展关系,那我们的方法就要知道它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就要知道它是逐步发展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就要知道它是对立统一的。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就是运用了普遍联系、发展、量变质变、对立统一这样一个原则。这个研究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我们平时也叫辩证法。这是第三种用法。

还有第四种用法,是从研究的结果来讲的。我们的认识是辩证的,又用辩证的方法去进行研究,研究出来的结果,得出的结论,也是辩证的。例如,马克思用辩证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研究,写出了《资本论》,《资本论》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由产生、成长、发展到死亡的过程,全部清楚地表达出来了,所以列宁说《资本论》是活的辩证法。

这样讲,就有四种辩证法。那就是:客观的存在,辩证的认识,辩证的研究方法,得出辩证的结果。这四个东西都叫辩证法。

现在我们来看看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基本方法。马克思的基本方法是辩证的方法,因为他认为客观存在的发展是辩证的发展,他的认识也是辩证的,他的唯物史观是按照辩证逻辑发展的,所以他的方法是辩证的方法,他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是辩证的发展的。

4.为了把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辩证发展关系表达出来,在运用辩证的方法的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抽象分析法,分析了还要综合,还有研究的方法、说明的方法、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这种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事实上就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是具体的方法,而不是《资本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有的人把抽象的方法,把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当作《资本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把依不同场合,处理不同问题的具体方法,来代替基本的辩证方法。

我们从上面所讲的可以看出,要讲《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究竟是什么?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摆在那里,那就是《资本论》本身的结构与体系,表示了它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它的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资本论》第一卷讲的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都是讲生产关系,后面所讲的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都是讲生产关系,没有讲生产力。《资本论》的分析,由商品发展到货币,由货币发展到资本,由资本产生出剩余价值,由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这都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这个辩证关系,是用辩证的方法处理的结果。所以,《资本论》本身说明,它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