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伟意外坐不当回事,教师之路书籍分享

小伟意外坐不当回事,教师之路书籍分享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我突然发现小伟却坐在那不当回事。小伟好像一下子意识到了什么,马上补充说:“下一节课还有课,我现在整理也是白整理。”我知道,小伟只是想维护一下自己的面子。“同学们,小伟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课后请大家真诚地与他交流一下。”相信是一种信念,是对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潜在性的坚定信念。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都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小伟意外坐不当回事,教师之路书籍分享

针对班级部分学生时间意识淡薄、做功课较为磨蹭的现象,我决定亲自主持本周的班会课,主题定为“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周五的班会课上,为了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上课伊始,我先请学生拿出语文书,抄写我国著名作家巴金《鸟的天堂》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抄课文,学生有点抵触情绪。不过在几个班级“领军人物”的带领下,许多同学还是拿出书,开始埋头抄写起来。但平时那几个较为磨蹭的同学仍和往常一样慢慢地取书、拿笔、翻书、张望……忙乎了半天,时间已过大半,才开始低头写起来。转眼,一分钟的时间快到了。

“好!时间到!停笔!”就在这时,我突然宣布。学生们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们知道刚才抄写了多长时间吗?”我问道。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致。“两分钟!”“两秒钟!”“30秒!”“40秒!”“45秒!”……学生们看着我的表情,七嘴八舌地猜测着。

“你们用了一分钟,整整一分钟!”我有意将一分钟说得很重。学生们有点惊讶。“啊!一分钟!”“这么长!”有的同学开始在看自己的作业本,情不自禁地数着作业本上的字数。

结果,最多的写了15个字,最少的一个字也没写,同学们惊讶不已。

我见机宣布了今天班会的主题——“一分钟到底有多长”。我将这几个字认真地写在黑板上。

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异口同声地说:“60秒!”显然学生并没有明白我问话的意思。“那么,60秒究竟有多长呢?”我追问道。这一问,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短暂的安静过后,我们班的“活字典”(因为平时酷爱阅读,所以理解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对词语的理解较为准确,因此,我们称她为班级的“活字典”)站了起来。她胸有成竹地说:“不同的人,对一分钟有多长的感受会不一样。珍惜时间的人会觉得它很长,可以做很多事。不珍惜时间的人,会觉得它很短,做不了什么事,所以根本不会去利用它。”

太精彩了!她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开始惊叹于眼前的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学生们也被“活字典”的精彩回答怔住了。

突然,有的人好像受到了启发,站起来说:“就像刚才的抄写,平时不珍惜时间的人,他仍然会慢慢吞吞,不当回事。”

就在这时,我发现平时那几个比较慢的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听后,决定“借题发挥”一下,那么,刚才的抄写,你平均多长时间写一个字呢?学生又一下子来了兴致,饶有兴致地计算起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快的同学4秒钟写一个字,慢的同学20秒钟写一个字,当然,还有60秒钟一个字都没有写的!”我边说边将这些数字写在黑板上,“快的同学是慢的同学速度的五倍呀!对于一个字都没写的就是整整十五倍呀!”(www.xing528.com)

我停了停,又接着说:“由此,我联想到平时的作业,如果是30分钟或是更长一点时间的作业,那要有多大的区别。看样子,平时写作业快的同学跟有着强烈的时间意识是分不开的。”班里那些平时总是早早完成作业的同学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问题讨论到这,我决定再往下引一引。我接着问:“那么,生活中一分钟我们究竟可以做哪些事?”有的说一分钟可以计算30道口算题,有的说一分钟可以叠好被子,有的说一分钟可以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学生的回答正中我的下怀,于是,我决定来一次一分钟内整理书包的比赛。学生们跃跃欲试,我刚宣布开始,他们便紧张地整理了起来。

可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我突然发现小伟却坐在那不当回事(每次放学的时候整理书包数他最慢)。时间到了,结果,全班只有三个平时比较慢的同学没有完成。当然,最后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了小伟的身上,我同样也想知道其中的答案,微笑着问道:“你刚才为什么不整理书包呢?”他站起来毫不犹豫地说:“我一分钟里整理不好书包!”话音刚落,大家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那么你平时整理书包一般要用多长时间呢?”“最快两分钟,最慢要十分钟!”他仍然不加掩饰地说。大家听了,笑得更厉害了。

小伟好像一下子意识到了什么,马上补充说:“下一节课还有课,我现在整理也是白整理。”“借口!”“整理不好还找理由!”……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没想到有的同学干脆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应该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我觉得他应该去做一做,什么事情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小伟有点情绪激动,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们虽然整理得很快,但是没有我整理得好,我都是分门别类的放,这样找起来很方便。”“我也是这样!”“谁不是这样!”大家的情绪更激动,显然对他的发言充满意见,有的同学干脆将自己的书包提到了他的跟前让他看。

我知道,小伟只是想维护一下自己的面子。如果继续这样讨论下去,他不但不会改变什么,反而会和集体形成更为严重的对立,我决定先将他的问题暂时搁一搁。“同学们,小伟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课后请大家真诚地与他交流一下。”我停了停望了大家一眼,接着说,“你们刚才很能干,能在一分钟里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可见,只要我们抓紧时间,能做很多的事情。那么,这宝贵的一分钟从哪来呢?”孩子们思维的阀门又一下子打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畅所欲言,滔滔不绝

课后,我将小伟叫到我的跟前,微笑着说:“男子汉,今天怎么回事?”他腼腆地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光讲质量,不讲时间可不行啊!”我笑着说,“只有做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才能做生活与学习的主人。”最后,我们一起分析了原因,在肯定他讲究质量的同时,相信他一定能有所进步,最后,我们还一起制订了努力的目标。这次谈话很愉快,他最后信心满怀地离开了办公室。

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他的动作虽然还是比别人慢,但是和他自己比,已经快多了!看着他的进步,我也有了一些安慰,但也留下许多思考: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生命体的成长是一个必然性的历史过程。但是,作为教师,首先要相信和尊重学生。相信是一种信念,是对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潜在性的坚定信念。保尔朗格朗指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社会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都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没有哪样的人,他的身上未被赋予天资和可能性……”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发展差异。先天和后天教育环境的差别,必然导致学生个体之间发展的差异性以及个体内部各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是客观存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必将体现在“性向、兴趣、特长,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认知框架与行进路线的区别”上。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应以“积极的态度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