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社交:实现广度与深度的完美结合

深度社交:实现广度与深度的完美结合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人都为这个概念叫好,因为二度人脉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人们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意味着人们需要尽可能找到更多的朋友,将人际关系进行拓展。如果对人们日常的交流模式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多数人都将社交模式定位在二度人脉上,也就是说人们更加倾向于寻找新的朋友,尤其是在一个重视人际资源的时代,人们肯定希望自己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人际资源。在社交过程中,人们的侧重点应该放在社交的深度上。

深度社交:实现广度与深度的完美结合

多年前,腾讯公司曾经提出了社交网络中“二度人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最初解释为:一个人的一度人脉是自己最直接的朋友圈,而二度人脉则是由朋友的朋友组成的圈子。许多人都为这个概念叫好,因为二度人脉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人们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意味着人们需要尽可能找到更多的朋友,将人际关系进行拓展。

可实际上,这个概念很快就走向终结,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于二度人脉中涉及的身份问题感到疑惑,“朋友的朋友”“同学的朋友”或者“朋友的前妻”之类的称呼容易引起一些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二度人脉过分看重人际关系的扩张而没有重视人际关系的强化。

如果把问题从网络世界拉回到现实生活,那么也是同样的情况,盲目扩张人际关系的做法可能会让人们建立起更多无效社交。盲目拓展社交广度的模式已经越来越脱离现实的社交需求,甚至成为时间浪费、精力浪费的代名词。如果对人们日常的交流模式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多数人都将社交模式定位在二度人脉上,也就是说人们更加倾向于寻找新的朋友,尤其是在一个重视人际资源的时代,人们肯定希望自己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人际资源。

而整个社会文化也将人际关系的拓展当成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很多人会认为人际关系决定了生存和发展,而在发展人际关系的时候,人们的关注度会停留在社交广度上,即认识更多的人,但问题是认识更多的人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利用更多的人际资源,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帮助一个认识的人解决麻烦,双方想要建立更为稳定的关系,往往还需要一些社交基础,这些社交基础就来源于更加深入的交流。

有个自称梦先生的人在网络上留言:“我非常喜欢结交朋友,几乎从来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很多人都和我有过一面之缘,彼此之间聊过几句话,或者大家都碰过几次酒杯,互留了电话。”所以梦先生应该有一个很长的“陌生朋友”名单,在这份名单上,有他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同学、同学的同学、同学的亲戚、同学的朋友,有客户的客户、客户的朋友。他将名字存着,即便这些人从来没有在他的生活中再次出现,他依然存着,并乐此不疲地开启新的名单。

这个梦先生可能就是你,是我,可能就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可能很多人都执着于扩大自己的这份名单,并认为这是一种挖掘生活潜力的方式,一个人一辈子可以认识多少人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数量应该很大,但问题在于没有人有足够的精力去经营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更现实地说,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去拓展人际关系,还不如抽出时间专门经营好更加适合自己且更为稳定的那些人际关系。(www.xing528.com)

从视野拓展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应该突破自己现有的生活圈和人际圈,去接触更多的人,但是这种接触并不是单纯地留个电话号码,并不是单纯地问候几句,而应该有更多的交集。在社交过程中,人们的侧重点应该放在社交的深度上。如果对整个社会的运作和人际资源的利用进行过分析,就会发现合作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合作本身就是建立在深度社交的基础上的,即便是一些一面之缘的人,也必定在合作之前有过相互了解,而且是深入地进行了解。

拓展社交广度并不难,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几乎可以轻松结识更多的人,但社会节奏的变化,各种信息的膨胀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使得彼此之间的深入交流成为一种奢侈。如果回想一下自己的社交状态,那么人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平时自己是否会对同事和领导说真话;是否对自己网友的真名有所了解,或者说是否对他人使用了真名;是否真心对待每一个朋友;是否每一周都有时间和朋友谈心;是否会经常惦记着老朋友、老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的现状;是否会主动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是否了解朋友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是否真的做到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彼此之间的联系是否真的牢不可破。

当人们意识到交朋友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的时候,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能变得越来越远,因为人们可能会将精力集中在结交更多的人上,而非与人建立更加深入的联系上。正因为如此,人们需要更好地探索社交的深度,需要想方设法将日常中的一些社交方式进行延伸,因为只有深度交流才能够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才能产生感情,产生黏性,才能升华彼此之间的联系,并让双方建立更加稳定、更加深入的社会关系。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深度社交更符合人们的现实需求,更加符合人们一直以来对社交的期待——“对方对我有什么帮助”,而想要获得帮助,就应该弄清楚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帮助。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个人社交生活的成功与否,一个人拥有人际关系的好坏与否,并不在于认识的人是多还是少,而在于人们是否把握住了社交的深度。这里提到的深度社交是指在社交活动和社交网络中获得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或者可以加上优质性。人们往往需要更多优质的内容来充实自己的社交生活,需要更多优质的朋友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而广度社交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了,它只会成为人们巨大的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