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术灵活丨十二世纪英雄世纪

战术灵活丨十二世纪英雄世纪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后来的源氏与平氏的数次大决战中,源赖朝采取的是“战略上求稳,战术上求快,不打则已,一打必胜”的战略战术思想。在正面摆出决战态势的同时,采取迂回包抄战术,令武田信义率军在夜深人静之时,包抄敌后。一谷之战失败之后,平氏以濑户内海为中心,重振实力。采取大迂回的战术,试图切断平氏退据九州的后路。平氏军以500多艘战船,挑战源氏军,源氏军因为受到当地豪族支持,把平氏军一举歼灭,大获全胜。

战术灵活丨十二世纪英雄世纪

源赖朝在军事上有过一次最惨痛的教训,就是1180 年的石桥山会战。 他以300 骑兵力,与平氏武将大庭景亲3000骑兵力正面对峙,结果惨败,几乎全军覆没,“遁入山中”。 从那以后他吸取了教训,即在没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与敌进行正面攻坚战。 在后来的源氏与平氏的数次大决战中,源赖朝采取的是“战略上求稳,战术上求快,不打则已,一打必胜”的战略战术思想。 以下是几个战例:

富士川决战。 这次战役发生在1180 年,是源赖朝举兵后的关键一战。 这时,虽然源赖朝的兵力已相当庞大,军队的战斗力也胜于平氏军,但是源赖朝并没有轻敌。 在正面摆出决战态势的同时,采取迂回包抄战术,令武田信义率军在夜深人静之时,包抄敌后。 武田军通过富士沼泽地时,惊动了群集在沼泽地里的水鸭,群鸭惊恐,鸣叫乱飞,“羽音编成军势之壮”。 平氏军突闻源军自背后袭来,吓得失魂落魄,慌忙逃窜,源氏军不战而胜。 这次战役平氏的威势受到很大的削弱,平清盛也一病不起,到第二年便死了。

夜深包抄乱后(www.xing528.com)

一谷之战。 1184年,随着源氏势力的发展,平氏退据关西,企图以四国的屋岛为根据地,控制濑户内海。 这年春天,平氏更集数万骑军兵,扼守摄津与播磨交界的一谷要地(今神户市须磨区),妄图拒源氏军于关西门外。 两军对阵,“相隔三里行程”。 在一谷的后面有一座山叫鹎越,“石岩高耸而驹蹄难通,涧谷深幽而人迹已绝”。 源氏军挑选了70多名勇士,攀越鹎越,突袭平氏军的指挥部,致使平氏军丢掉了指挥核心,“失商量败走,或策马出一谷之馆,或掉船赴四国之地”。

坛浦决战。 一谷之战失败之后,平氏以濑户内海为中心,重振实力。 而源赖朝开始布置与平氏的决战,以消除平氏的最后势力。 首先派弟弟源范赖率军从陆路西进。 采取大迂回的战术,试图切断平氏退据九州的后路。 范赖军历经饥慌、困苦,终于在1185 年春在九州地方豪族的支持下,渡海抵丰后(今大分县),尤如一把尖刀插入敌后。 与此同时,源赖朝又派另一个弟弟源义经进军四国。 源氏军冒雨从摄津的渡部津(今大阪市)渡海,登上屋岛,从背后袭击平氏军。 平氏军狼狈逃窜,最后退至彦岛。 于是,平氏军处于源范赖和源义经两军的前后夹击之中。 源氏军与平氏军在长门国赤间关坛浦海面相遇。 平氏军以500多艘战船,挑战源氏军,源氏军因为受到当地豪族支持,把平氏军一举歼灭,大获全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