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玉米镩子的用途和优势

玉米镩子的用途和优势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玉米镩子,也称玉米冲子、玉米擦子。玉米镩子常常由家中的男劳力使用,操作者骑马式坐在小板凳上,用双脚将玉米镩子固定,右手握住玉米棒沿木槽向下滑动,让钉尖将一列玉米粒冲掉,隔几列冲掉一列。待到脱粒时,一般由一两个人用玉米镩子开路,其余的人负责揉搓,即使是孩子也可参与其中。简单的玉米镩子,曾经为农人节省了许多力气和汗水,让辛苦的劳作变得省时省力,也许因其微不足道,在一般的家庭里早已不知去向。

玉米镩子的用途和优势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成熟后的玉米籽粒饱满,排列整齐密集,手工脱粒的确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那么收获之后如何快速地使它脱粒呢?勤劳智慧的农民们便发明出玉米脱粒的专用工具——镩子。

玉米镩子,也称玉米冲子、玉米擦子。取一块长木条或木板,长50厘米左右,宽约15厘米,厚约5厘米,在正面中间位置刨成椭圆形凹槽,成为玉米拉动的轨道。再挖一个通透的小方孔,需要一根铁匠打制的长方钉,大约七八厘米长短,钉尖朝上斜着固定在方孔一端,翘起的那部分高度大致与一颗玉米粒相等。在钉钉子的另一头支上木块或树杈做支脚,使之形成一定的坡度。这样,一个玉米镩子就做好了。选择的木料,最好是枣木、槐木、榆木等硬质的,结实耐磨抗得住玉米来回擦动。

曹妃甸,秋后打理玉米叫做蜕玉黍,过去玉米脱粒全靠一家人手工揉搓,要花费好多工夫,非常辛苦,手指甚至都累变形。玉米镩子常常由家中的男劳力使用,操作者骑马式坐在小板凳上,用双脚将玉米镩子固定,右手握住玉米棒沿木槽向下滑动,让钉尖将一列玉米粒冲掉,隔几列冲掉一列。一个玉米棒冲开三四列,原本紧凑严实的玉米粒子之间便有了空隙,再揉搓起来就容易多了。还有一种制作更加简易的镩子,就像大号的锥子,大致七八寸长,顶端尖锐,只需一截钢筋头打造而成,在磨石上磨尖,尾部可以揻成或圆或有弧度的把,也可以安装木把。使用时,一手攥紧玉米,一手拿镩子,用力撺出一两列来,这样就便于手搓了,或者用另一个玉米互相错着擦,直到把余下的粒子全部脱完。

玉米,别称苞米、玉黍等,原产美洲大陆,曾经是印第安人用以填饱肚子并持续繁衍的唯一食粮,其种植历史大约有3500年。玉米传入中国已经有470多年的历史,经推广引进品种。进行杂交育选试验后,成为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的农作物,栽培面积大,成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的粮食作物。

据地方志记载:原唐海县境内西起第八农场东至第九农场的北部边缘一带主要分布旱地,过去都是引水困难的坨地或沙岗,多种植玉米、高粱,但产量不高。每到收获季节,生产队的场院里忙得热火朝天,玉米等农作物都是需要上场晾晒之后才能脱粒的。待到脱粒时,一般由一两个人用玉米镩子开路,其余的人负责揉搓,即使是孩子也可参与其中。玉米棒被镩出了沟槽之后,抛给周围的人,大家一起动手,哗啦啦响成一片,玉米粒很快便铺满一地,有了这种工具,大大减轻了手工脱粒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www.xing528.com)

那时的孩子们放学早,也没有什么课业负担,经常会奔着家长们的劳动场所而去,又干净又光滑的玉米粒堆也成为他们玩耍的好地方,玉米粒会钻进鞋子里、裤腰里,冰凉又刺激。玩到兴奋时,竟学着电影里的解放军战士,把玉米骨头当手榴弹,玩起打仗的游戏来,场院里一片欢声笑语。

如果是一家一户种植玉米,常常是一层层剥掉裹在玉米身上的叶子,只留下三两片,然后一个个连缀起来,挂在房檐、墙头或篱笆上,快速地晒干。或者干脆就剥得溜光,一股脑扔上平房的房顶,风吹日晒干得更快。等农闲时节,一家人在院子里或土炕上放一个大笸箩,先用镩子镩,后用手搓,不用多大工夫,便搓下一大堆玉米粒,再去磨成玉米渣、玉米面。

简单的玉米镩子,曾经为农人节省了许多力气和汗水,让辛苦的劳作变得省时省力,也许因其微不足道,在一般的家庭里早已不知去向。现今机械化普及,这种简易工具,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